[实用新型]一种肛肠手术缝合持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320634235.0 | 申请日: | 202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74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孙化中;郭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62 | 分类号: | A61B17/06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武建云 |
地址: | 03001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肛肠 手术 缝合 持针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肛肠手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器械辅具,具体为一种肛肠手术缝合持针器,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的前部依次设置有第一铰接部和第一咬合部,所述第一咬合部与第一铰接部垂直;所述第二钳体的前部依次设置有第二铰接部及第二咬合部、功能部,所述第二咬合部与第二铰接部垂直,所述第二咬合部和功能部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钳体的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钳体的第二铰接部通过销钉铰接;所述第一咬合部和第二咬合部对应实现咬合;所述功能部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螺孔,每个螺孔内旋拧有连接螺钉,所有连接螺钉通过吊环连接同一个挡片。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肛肠科手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器械辅具,具体为一种肛肠手术缝合持针器。
背景技术
由于肛肠科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创面出血,包括术中和术后出血,有时候需要进行缝扎止血。在肛肠手术的术后止血过程中,通常采用一次性塑料肛门镜暴露出血部位,使用手术通用的持针器进行缝合止血。现有的持针器为直体式,类似于普通钳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遇到止血困难的问题,原因包括:
1、如图10所示,直肠内出血伤口多采用横切纵缝,但是现有的持针器的持针角度与伤口几乎是平行,而缝合角度却与持针角度不一致,呈垂直状态。所以操作时,操作者需要尽可能偏转持针器,使得缝针与缝合角度一致,这大大增加了操作难度,从而造成缝合困难。而且,当出血部位较深时,经常会遇到缝针无法旋转、找不到缝针,而导致反复的止血,盲目的止血,以止血效果不佳的情况。
2、吻合器痔环切术后,呈环形吻合口,经常需要加强缝合或缝合出血,医生没有便利的操作器械可用,使用通用的持针器,由于角度的问题,缝合也是比较困难,缝合过多容易导致直肠肛管狭窄。医生工作强度大,易疲劳,病人也会感到不适和痛苦,并有增加术后感染危险的可能性。
3、在实际术后止血缝合过程中,术野狭窄,操作空间狭小,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医生,也存在操作困难和不便的问题。对于操作者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则难度更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肛肠科术后创面出血需要进行缝扎止血,因持针器夹持缝针后,因持针角度和进针角度呈90度垂直,缝合困难,尤其遇到高位的直肠部位出血,因暴露不好,视野不佳,操作空间狭小,在持针器缝合的时候,异常的困难,经常会遇到缝针无法旋转、找不到缝针,而导致反复的止血,盲目的止血,以止血效果不佳的问题。现将持针器进行改良,提供一钟新型的肛肠手术缝合持针器,可有效解决目前肛肠缝合止血困难的困境。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肛肠手术缝合持针器,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
所述第一钳体的前部依次设置有第一铰接部和第一咬合部,所述第一咬合部与第一铰接部垂直。
所述第二钳体的前部依次设置有第二铰接部及第二咬合部、功能部,所述第二咬合部与第二铰接部垂直,所述第二咬合部和功能部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钳体的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钳体的第二铰接部通过销钉铰接;所述第一咬合部和第二咬合部对应实现咬合。
所述功能部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螺孔,每个螺孔内旋拧有连接螺钉,所有连接螺钉通过吊环连接同一个挡片。
本实用新型主要特点是在现有持针器的基础上进行以下改进:第一,将咬合部和钳体本体成90度垂直布置,这样使得持针角度与缝合角度一致,可以进行顺利缝合,降低操作难度;第二,在第二咬合部的前方平行设有功能部,并在功能部下方挂设具有一定重量的金属挡片,该挡片能够在一定距离内上下自由运动,目的是在针尖穿出时,依靠自身重力下压黏膜使得针尖能够快速顺利穿出,提高缝合速度和便捷性。第三,挡片通过连接螺钉装配在功能部的螺孔内,可以适当调节高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人民医院,未经山西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6342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