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密模具加工去毛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618116.6 | 申请日: | 202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21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高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0 | 分类号: | B24B9/00;B24B19/20;B24B41/06;B24B55/06;B24B47/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北极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39 | 代理人: | 辛莎 |
地址: | 231323 安徽省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模具 加工 毛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精密模具加工去毛刺装置,包括装置板,所述装置板内部的两侧开设有轨道连接槽,在装置板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装置边板,在装置边板相对的内侧面尾端活动铰接有打磨滚筒,所述装置边板尾端的侧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装置板的顶部、且远离中部和尾端之间开设有排污槽,通过转向轮的前端活动铰接在转向杆的尾端,同时转向杆相对的内侧面安装有固定夹具,固定夹具对精密模具夹持固定后,通过控制螺旋杆转动后与转动轮内部螺纹连接的作用力下,使转动轮逐渐向前移动,实现对延伸杆的位置逐渐向前延伸,保证精密模具能够更好的贴合在打磨滚筒的侧部,对精密模具侧部的摩擦均匀稳定的打磨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精密模具加工去毛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精密模具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在生产过程中精密模具侧部所遗留的毛刺进行去除,所以需要使用到专用的毛刺去除装置,通过打磨的方式对精密模具不同视角,不同面进行打磨处理;
目前,现有的精密模具加工去毛刺装置,大多采用人工手持精密模具与打磨滚筒接触,实现对精密模具进行打磨处理,但是在长时间手持的状态下,易产生抖动,导致毛刺去除的不够均匀稳定,存在一定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精密模具加工去毛刺装置,具备能够均匀稳定的对精密模具侧部的毛刺去除处理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技术中采用手持的方式,不便于对精密模具侧部的毛刺进行打磨处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密模具加工去毛刺装置,包括装置板,所述装置板内部的两侧开设有轨道连接槽,在装置板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装置边板,在装置边板相对的内侧面尾端活动铰接有打磨滚筒,所述装置边板尾端的侧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装置板的顶部、且远离中部和尾端之间开设有排污槽,所述装置边板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滑槽,在限位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轮;
所述移动轮相对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平移板,在平移板顶部的两端均设置有设备边板,在设备边板的尾端固定连接有传导电机,所述设备边板顶部的中部螺纹连接有锁紧杆,所述设备边板的侧部开设有设备滑槽,在设备滑槽的内部活动铰接有螺旋杆,在螺旋杆的侧部螺纹连接有转动轮;
所述转动轮的前端活动铰接有延伸杆,在延伸杆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轨道板,在轨道板的内侧面活动连接有转向轮,在转向轮的前端活动铰接有转向杆,在转向杆相对的内侧面两端均活动铰接有固定夹具;
所述固定夹具的中部开设有夹持槽、且贯穿固定夹具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夹持槽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弹簧槽,在弹簧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夹持钮,在夹持钮的尾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杆。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装置边板的内侧面、且固定连接在打磨滚筒右端的中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弹簧杆的尾端固定连接在弹簧槽内部尾端的对应位置。
优选的,所述延伸杆相反的外侧面尾端至少活动铰接有两个转动轮。
优选的,所述锁紧杆的底端贯穿平移板的底部、且螺纹连接在轨道连接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转向杆外侧面的尾端均活动铰接有转向轮、且转向轮的侧部活动连接在轨道板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精密模具加工去毛刺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高精密组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高精密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6181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胶微针观察用光学显微镜
- 下一篇:一种多角度安装烧瓶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