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散热的静音型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573270.6 | 申请日: | 202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17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潘德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浙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63/04 | 分类号: | F02B63/04;F02B77/13;F01P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泰正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5 | 代理人: | 缪太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静音 发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散热的静音型发电装置,涉及发电装置技术领域,该发电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不完全密封,风机运行时,热量通过排风口排出,会影响静音效果,且仅通过风机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该发电装置包括外壳、依次固定连接在外壳内侧的阻尼层和吸音层、安装在吸音层内底部上端的发电机组;其中,外壳上端从左往右依次安装有进风风机和排风风机,吸音层内顶部下端安装有等距分布的冷却管,吸音层左右两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条,该发电装置利用进风风机和排风风机的配合使用,增加空气的流通性,然后通过冷却管对送入的空气进行冷却,大大提高了散热效果,同时利用管道消声器,对空气进行消声,阻尼减震器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散热的静音型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发电机组作为自备电站、备用电源、移动电源在多个领域被广泛使用,发电机组在运行时存在噪音大的问题,对工作环境内工人的听力伤害较大,使工人不能长时间在发电机组所在的区域内工作。
目前,专利号为CN201821668740.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能快速散热的静音型发电机组,包括发电机组本体与发电机组本体外部放置的隔音箱体,所述隔音箱体的内壁粘接有第一吸音棉,所述隔音箱体的两侧开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的内侧均匀放置有导风板,所述隔音箱体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马达,所述导风板通过调节组件与驱动马达相连接,调节组件包括传动带与从动齿轮,传动带与导风板的顶端套接,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通过转杆安装在隔音箱体的侧面,从动齿轮与驱动马达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连接,其采用的是通过第一吸音棉,有效的避免噪音传出,导风板通过驱动马达的运行偏转,有效的提升了设备的散热效率,但该发电机组不完全密封,风机运行时,热量通过排风口排出,会影响静音效果,且仅通过风机散热效果差。
因此,针对上述静音和散热效果差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以改善发电装置的使用场景。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散热的静音型发电装置,该发电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不完全密封,风机运行时,热量通过排风口排出,会影响静音效果,且仅通过风机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高散热的静音型发电装置,该发电装置包括外壳、依次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内侧的阻尼层和吸音层、安装在所述吸音层内底部上端的发电机组;其中,所述外壳上端从左往右依次安装有进风风机和排风风机,所述吸音层内顶部下端安装有等距分布的冷却管,所述吸音层左右两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和另一限位条前端安装有静音挡板,所述外壳下端固定连接有矩形等距分布的阻尼减震器,所述阻尼减震器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下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滑动轮,所述外壳上端后侧安装有与所述进风风机和排风风机一一对应的管道消声器。
使用本技术方案的发电装置时,发电机组装入吸音层内,然后将静音挡板放入吸音层中,使静音挡板后端与限位条贴合,然后盖上检修门,通过滑动轮将装置移动到所需的位置并固定,启动发电机组,发电机组工作时产生噪音和热量,外壳、阻尼层和吸音层对噪音进行吸收,风经管道消声器消声后由进风风机进入吸音层内,通过冷却管变成冷风吹向发电机组,排风风机将热量抽出,经过另一管道消声器进行消声,发电机组工作时产生震动,通过阻尼减震器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降低振幅。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前端转动连接有左右对称分布的检修门,所述静音挡板四周包覆有密封条,所述静音挡板前端固定连接有顶杆,通过密封条加强静音挡板与吸音层之间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前端与检修门后端贴合,所述密封条与吸音层的内壁相抵,通过顶杆提高静音挡板的稳定性,且便于限位块的拿取。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风机和排风风机后端均安装有与所述管道消声器相连的风管,通过管道消声器有效吸收噪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浙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浙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5732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片罐焊缝补涂装置
- 下一篇:下肢术后动静脉气压治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