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井举升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2320562344.6 | 申请日: | 202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09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利娟;马海;郜领娣;栾中伟;陈刚;刘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4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王凯迪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井 管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井举升管柱,包括油管柱和抽油杆柱;油管柱包括连接在泵下加重防腐抽油泵筒上端的液压锚定器,和连接在液压锚定器上端的内衬油管,还包括连接在泵下加重防腐抽油泵筒下端的尾管、筛管和丝堵;抽油杆柱包括设置在泵下加重防腐抽油泵筒内的抽油泵柱塞,和连接在抽油泵柱塞上端的抽油杆安全接头和连接在抽油杆安全接头上端的连续抽油杆,还包括在抽油泵柱塞下端连接设置的加重杆。本实用新型的油井举升管柱中,内衬油管、液压锚定器、泵下加重防腐抽油泵筒、尾管、筛管和丝堵从油井井口通过采用自上而下顺次连接的方式,有效解决了采油管柱在井下蠕动的问题。同时,油井举升管柱中,还设置了内衬油管,减缓杆管偏磨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井举升管柱,属于油田开采领域。
背景技术
油井有杆泵举升管柱一般为抽油泵柱塞上端接钢制抽油杆及加重杆,举升过程中,由于抽油杆柱长期受交变拉压载荷及地层水腐蚀介质的共同作用,容易导致抽油杆柱断脱。尤其在地层水腐蚀严重的油井,因腐蚀造成杆柱断脱,油井检泵作业周期短,造成频繁作业,影响油井生产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井举升管柱,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油井抽油杆柱长期受交变拉压载荷及地层水腐蚀介质的共同作用,容易腐蚀断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包括:
一种油井举升管柱,包括油管柱和抽油杆柱;所述油管柱包括连接在泵下加重防腐抽油泵筒上端的液压锚定器,和连接在液压锚定器上端的内衬油管,还包括连接在泵下加重防腐抽油泵筒下端的尾管、筛管和丝堵;所述抽油杆柱包括设置在所述泵下加重防腐抽油泵筒内的抽油泵柱塞,和连接在抽油泵柱塞上端的抽油杆安全接头和连接在抽油杆安全接头上端的连续抽油杆,还包括在抽油泵柱塞下端连接设置的加重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油井举升管柱中,内衬油管、液压锚定器、泵下加重防腐抽油泵筒、尾管、筛管和丝堵从油井井口通过采用自上而下顺次连接的方式,有效解决了采油管柱在井下蠕动的问题。同时,油井举升管柱中,还设置了内衬油管,减缓杆管偏磨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抽油泵柱塞包括内部设置的球阀进、出液机构和球阀进、出液机构外部设置的定位密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抽油泵柱塞采用两级柱塞和辅助密封结构,通过球阀进、出液机构和定位密封机构实现石油的进出,并实现定位和密封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球阀进、出液机构采用两级柱塞结构,上部柱塞结构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上部柱塞、上下游动阀罩、阀球阀座、导流接头;下部柱塞结构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用于连接阀座的柱塞上接头、下部柱塞、柱塞下进液接头;所述下部柱塞的外部设置有所述定位密封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柱塞下进液接头设置侧向进液孔道,其下端螺纹连接加重杆,实现下部柱塞结构的下部加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柱塞下进液接头设置侧向进液孔道,其下端螺纹连接加重杆,实现下部柱塞结构的下部加重,加重杆可加粗且不受拉压载荷,能够延长钢杆自身防腐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密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部柱塞外部的定位锁抓和设置在定位锁抓外的锁抓套,定位锁抓下端连接有密封芯管,密封芯管下端连接有密封芯管下接头,密封芯管和密封芯管下接头外套设有密封套,密封芯管和密封套之间设置有套环和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定位密封机构采用锁抓实现柱塞定位,采用密封圈实现泵筒与柱塞间活动腔室油流的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抽油杆安全接头以及抽油杆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的高强度、轻量化、耐腐蚀的优点,通过设置泵下加重防腐抽油泵,配合碳纤维复合材料连续抽油杆,实现泵上复合材料抽油杆柱全覆盖,泵下钢制加重杆在上下冲程过程中不受拉压载荷,延长钢杆自身防腐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5623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标准溶液分类盘
- 下一篇:防水结构以及打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