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顶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545278.1 | 申请日: | 202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26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乃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市莲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08 | 分类号: | B66F3/08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刘成文 |
地址: | 32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用顶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顶升装置,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设有第一升降杆,且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升降杆;并通过所述支撑部的转动以促使所述第一升降杆和所述第二升降杆相背运动或者促使所述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相向运动。当第一升降杆的上端面与车辆底盘连接,且第二升降杆的下端面与地面接触,然后转动支撑部,促使两个升降杆相背运动,以完成对车辆的顶起;反之,两个升降杆在支撑部的作用下相向运动,以令该设备将车辆放下。有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两个升降杆与支撑部的中轴线重合,不仅使得该设备摆放至后备箱时,空间占用小,摆放方便,而且支撑部转动时对操作空间要求小,故而便于用户将车辆顶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用顶升装置。
背景技术
小汽车作为现代人们的交通工具,已飞速发展。作量在使用小汽车过程,往往要使用到千斤顶来实现抬起汽车,实现对汽车轮胎以其他的部件的更换维修。传统的千斤顶采用丝杆传动升降,例如专利号为:CN104098046A、 CN2868975Y等现有技术来实现顶起汽车;但上述的工具在使用时,操作时间,效率较低,具体的表现如下,上述设备操作时,螺杆的中轴线与地面平行,故而外部驱动螺杆转动的施力杆其中轴线与螺杆中轴线垂直才能够促使螺杆转动;然而,车辆底盘与地面之间的间隙有限,故而施力杆转动时极为不方便,施力杆的两端经常与地面碰撞或者与车辆底盘碰撞,尤其是车辆爆胎后底盘与地面之间的间隙更小,施力杆使用时更为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顶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顶升装置,包括支撑部;其中,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设有的第一升降杆螺纹配合,且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与设有的第二升降杆螺纹配合;所述支撑部的外壁面上还设有驱动部,且所述驱动部上还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设有的施力杆连接,并通过所述施力杆促使所述支撑部转动,以令所述第一升降杆和所述第二升降杆相向运动或者相背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部为开设在所述支撑部上的平面,且所述通孔设置在平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部的数量为多个,并圆周阵列在所述支撑部的外圆周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升降杆与所述第二升降杆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均设有垫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升降杆上还设有螺孔,且所述螺孔与所述施力杆上设有的外螺纹相适配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升降杆与所述第二升降杆均通过设有的螺杆与所述支撑部螺纹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施力杆上还设有挂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两个升降杆与支撑部螺纹配合,故而当支撑部转动时,两个升降杆可以相向运动或者相背运动,进而利用丝杆传动的原理,实现车辆的升降;
2.由于两个升降杆与支撑部的中轴线重合,故而使得施力杆促使支撑部转动时,施力杆的中轴线与地面平行,故而使得施力杆可以在水平面上旋转,彻底杜绝施力杆与地面或者与底盘出现碰撞的现象;
3.两个升降杆与支撑部的中轴线重合,使得该设备摆放至后备箱时,空间占用小,摆放以及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升降杆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施力杆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部;2、驱动部;3、通孔;4、第一升降杆;5、施力杆;6、第二升降杆;7、螺杆;8、垫板;9、螺孔;10、挂环;11、外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市莲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丽水市莲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5452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