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式冷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431796.0 | 申请日: | 2023-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61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F7/10 | 分类号: | A61F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旭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3 | 代理人: | 张静楠 |
地址: | 10008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冷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式冷敷装置,包括制冷器和冷敷条,制冷器包括壳体,冷敷条与壳体连接,冷敷条内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采用软胶管,冷敷条和换热管呈折叠状设置,并且伸入壳体内,壳体内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的左端设置有第一散热器,第一散热器插入换热管内,并且与换热管之间密封连接,半导体制冷片的右端设置有第二散热器,并且第二散热器的右端安装有散热风扇,壳体内安装有微型水泵,并且微型水泵分别与换热管的两端连接,壳体内设置有控制模组,通过将冷敷条分别缠绕于关节处的两侧,从而使该循环式冷敷装置不会影响到关节处的活动,同时还能够给关节处带来均匀的冷敷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式冷敷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肢体受伤时,往往需要先对受伤处进行冷敷,从而进行消肿,冷敷能够让毛细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使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而减轻疼痛,减少局部血流,防止炎症和化脓扩散。
目前进行冷敷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湿毛巾浸透冷水,然后拧掉适量的水,然后敷在需要冷敷的位置,间隔一段时间再用毛巾浸透冷水,再进行冷敷,或者直接用冰袋进行冷敷,另一种方式是通过使用一些冷敷装置来进行冷敷。
但是现今的冷敷装置,往往是围在肢体周围的,如果肢体的受伤处是在关节处,由于关节处的关节突出和关节处活动的原因,会让冷敷装置的使用并不理想,因为关节处的突出会让冷敷装置对肢体的接触面减少,可能会造成局部较冷,而其余地方则没有冷敷到的现象,还会造成让肢体的关节处无法活动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式冷敷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式冷敷装置,包括制冷器和冷敷条,所述制冷器包括壳体,所述冷敷条与壳体连接,所述冷敷条内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采用软胶管,所述冷敷条和换热管呈折叠状设置,并且伸入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左端设置有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插入换热管内,并且与换热管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右端设置有第二散热器,并且第二散热器的右端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微型水泵,并且微型水泵分别与换热管的两端连接,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模组。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组包括控制模块和微型继电器,所述控制模块与微型继电器电连接,所述微型继电器分别与微型水泵、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风扇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冷敷条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并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右端设置有数个进风孔,所述壳体的侧面周围设置有数个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冷敷条靠近壳体部分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数个可相配合的尼龙粘扣。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可配合的尼龙粘扣,并且壳体上的尼龙粘扣为绒面,而远离壳体的尼龙粘扣为钩面。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式冷敷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循环式冷敷装置,通过采用冷敷条缠绕于受伤处的冷敷方式,相比于传统的冷敷方式,本循环式冷敷装置可以将冷敷条分别缠绕于关节处的两侧,从而使该循环式冷敷装置不会影响到关节处的活动,同时还能够给关节处带来均匀的冷敷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4317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