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脐静脉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407542.5 | 申请日: | 202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32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晋;郭立涛;闫慧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儿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信方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7 | 代理人: | 段小丽 |
地址: | 10002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脐静脉保护装置,属于术后医用耗材技术领域,包括本体、透明翻盖和敷料层,本体为塑料件,其中心处设有观察口,用来观察幼儿肚脐处的创口。观察口外沿设置有与观察口连通的限位槽,限位槽内嵌入有对脐静脉输送养分的输液管从而避免输液管连接的针管出现跑针的问题。透明翻盖外沿与观察口内侧柔性连接或铰接,当需要消毒或观察脐部周围皮肤的时候把透明翻盖打开,以便随时对创口进行处理,通过透明翻盖则可以直接观察到创口的位置,由此可以实时检查创口是否出现感染的状况,由于贴膜层的上层与本体粘接,下层与背纸粘接,在使用时,只需撕开背纸,通过贴膜层粘贴在皮肤上即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术后医用耗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脐静脉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脐静脉置管主要针对长期静脉高营养输液治疗的早产儿,通过剪断的脐带,把一根细长的导管插入脐静脉中,然后缝合,把导管固定在早产儿的血管里,来代替皮肤上的静脉穿刺,减少扎针的次数,缓解早产儿的痛苦。
目前临床上的的早产儿大多数前期都需要置入脐静脉,而脐静脉作为患儿的生命通路,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一项非常实用的核心技术之一,应当尽可能的维持其正常使用,使其长时间应用在早产儿上,然而在实际情况下,由于婴儿无意识的运动,插入的脐静脉管极易出现脱针、流血流水被污染等问题,而且由于敷料阻挡难以看清刻度,对患儿的术后康复产生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脐静脉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脐静脉管极易脱针流血而导致的影响患儿的术后康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脐静脉保护装置,包括:
本体,中心处设有观察口,外沿设置有与所述观察口连通的限位槽;
透明翻盖,外沿与观察口内侧柔性连接或铰接,适于在观察口内打开、并密封所述观察口,需要消毒或观察脐部周围皮肤的时候把透明翻盖打开;
敷料层,上层设置有贴膜层,所述贴膜层且向外延伸至整个本体的底面,以将敷料层黏贴在本体的底部,中部设置有用于引流的开口,所述开口沿凝胶与限位槽连通;
其中,所述贴膜层的上层与所述本体粘接,下层与背纸粘接,使用时撕开背纸,通过贴膜层粘贴在皮肤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翻盖上贴有操作记录板,用于记录操作的记录。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敷料层为水凝胶体敷料或者泡沫敷料。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观察口和透明翻盖处均设置有互相配合的子母扣。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槽上设置有拱形海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观察口和透明翻盖处均设置有永磁体,以在透明翻盖关闭时,将观察口和透明翻盖吸附在一起,进一步的,在观察口上设置有螺纹口,所述透明翻盖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装配到本体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两侧设置有弹性绑带包裹在人体躯干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和透明翻盖设置有密集透气孔,所述密集透气孔的外侧设置有隔离病菌的透气膜。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本体上加设透明翻盖,以便于露出中间的观察窗留意脐部的变化,当需要消毒或观察脐部周围皮肤的时候把翻盖打开,平时没有特殊需要的时候就把翻盖合上,以保护脐静脉的卫生,有效降低脐静脉被污染的概率,在使用时,皮肤与敷料接触,敷料上面用两面具有粘性的贴膜层覆盖,从而在提高脐静脉固定透气性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限位槽对脐静脉管加以固定,由此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脐静脉管极易脱针流血而导致的影响患儿的术后康复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儿科研究所,未经首都儿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4075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凿毛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加固结构的混凝土柱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