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点火线圈铁芯加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374908.3 | 申请日: | 2023-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93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武;陈鹏;王军;白怀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盛洲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2 | 分类号: | H01F41/02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杨涛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点火 线圈 加工 机构 | ||
1.一种点火线圈铁芯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平台(10)、出芯机构(20)、取芯机构(30)及缠芯机构(40),其中:
所述出芯机构(20)位于安装平台(10)的右侧并用于在一堆的点火圈铁芯(50)中间隔地取出单独的点火圈铁芯(50),所述出芯机构(20)包括导轨一(201)、移动块(203)、液压缸一(204)、取芯板(206)、储芯盒(207)及液压缸二(209);
所述缠芯机构(40)位于安装平台(10)的左侧并用于在单独的点火圈铁芯(50)的外侧缠绕上胶带,所述取芯机构(30)包括无杆气缸(301)、双轴气缸一(304)、双轴气缸二(307)及双轴气缸三(311);
所述取芯机构(30)位于安装平台(10)的后侧并用于将待缠胶的点火圈铁芯(50)从出芯机构(20)拿到缠芯机构(40),以及将已缠胶的点火圈铁芯(50)从缠芯机构(40)拿走,所述缠芯机构(40)包括支撑条(401)、电动机(402)、支撑辊(404)、液压缸三(408)、挤压辊(410)、支撑板(413)、胶带卷(414)、导轨二(416)、液压缸四(419)、液压缸五(422)及液压缸六(4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火线圈铁芯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一(201)设有一对且左右平行连接于安装平台(10)的上侧,所述导轨一(201)上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一(202),所述移动块(203)连接于左右两个滑块一(202)的上侧,所述液压缸一(204)水平朝后设置并通过固定板一(205)安装于安装平台(10)的上侧,所述液压缸一(204)的活塞杆末端连接于移动块(203)的前侧,所述取芯板(206)水平连接于移动块(203)的上侧,所述取芯板(206)的上侧设有U型的取芯槽(206a),所述储芯盒(207)位于取芯板(206)的上方并通过两对架空条(208)固定于安装平台(10)的上侧,所述储芯盒(207)的盒底为倾斜面并在最低点处设有矩形的出芯槽(207a),所述液压缸二(209)竖直朝下设置并通过固定板二(210)安装于安装平台(10)的上侧,所述液压缸二(209)的活塞杆末端连接有“[”型的升降板(211),所述升降板(211)的左右两端对称连接有一对定位块(212),所述定位块(212)的内端部做45度斜切处理,所述升降板(211)的左右两边对称连接有一对导柱一(213),所述导柱一(213)通过导套一(214)与固定板二(210)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火线圈铁芯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杆气缸(301)左右朝向设置且其两端通过一对安装片(302)安装于安装平台(10)的上侧,所述无杆气缸(301)的气动部件上水平连接有“[”型的安装板一(303),所述双轴气缸一(304)设有一对并安装于安装板一(303)的左右两端,所述双轴气缸一(304)水平朝前设置并在其活塞杆末端连接有“┐”型的悬装板一(305),所述悬装板一(305)的上端部竖直固定有安装板二(306),所述双轴气缸二(307)设有一对且对应安装于两个安装板二(306)的前侧,所述双轴气缸二(307)的活塞杆竖直朝下设置并在其活塞杆末端连接有“[”型的悬装板二(308),所述悬装板二(308)的左右两端对称连接有一对压紧块(309),所述安装板二(306)在双轴气缸二(307)的外侧连接有安装板三(310),所述双轴气缸三(311)设有一对且对应安装于两个安装板三(310)的前侧,所述双轴气缸三(311)的活塞杆竖直朝下设置并在其活塞杆末端连接有悬装板三(312),所述悬装板三(312)的下侧对称连接有一对磁吸块(313),所述压紧块(309)与磁吸块(313)之间排列成一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火线圈铁芯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401)设有一对且左右竖直设置,所述支撑条(401)的底部连接于安装平台(10)的上侧,所述电动机(402)设有一对并对应连接于两个支撑条(401)的下部,所述电动机(402)水平朝外设置并在其输出轴上安装有驱动轮(403),所述支撑辊(404)设有一对且前后水平设置,所述支撑辊(404)的左右两端对应转动连接于两个支撑条(401)的下部,所述支撑辊(404)的端部安装有从动轮(405),位于同侧的驱动轮(403)与从动轮(405)之间通过一根驱动带(406)相连接,所述液压缸三(408)竖直朝下设置并固定板三(407)连接于两个支撑条(401)的顶端,所述液压缸三(408)的活塞杆末端连接有“[”型的连接架(409),所述挤压辊(410)水平设置且其左右两端对应转动连接于连接架(409)的左右两端,所述连接架(409)的左右两边对称连接有一对导柱二(411),所述导柱二(411)通过导套二(412)与固定板三(407)滑动配合,所述支撑板(413)设有一对且左右竖直设置,所述支撑板(413)的底部连接于安装平台(10)的上侧,所述支撑板(413)的前上部设有U型的支撑槽(413a),所述胶带卷(414)的左右两端对应搭接于两边的支撑槽(413a)内,所述支撑板(413)的中上部连接有一对张紧辊(415),所述导轨二(416)设有一对并对应连接于两个支撑板(413)的外侧,所述导轨二(416)上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二(417),所述液压缸四(419)设有一对且左右对称分布,所述液压缸四(419)竖直朝上设置并通过固定板四(418)连接于同侧的滑块二(417)的侧面,所述液压缸四(419)的活塞杆末端连接有升降片(420),左右两个升降片(420)之间连接有“∩”型的粘胶框(421),所述液压缸五(422)设有一对且左右对称分布,所述液压缸五(422)水平朝后设置并通过固定板五(423)连接于同侧的支撑板(413)的外侧,位于同侧的液压缸五(422)的活塞杆末端连接于固定板四(418)的前侧,所述支撑板(413)的后上部连接有托胶板(424),所述液压缸六(425)设有一对且左右对称分布,所述液压缸六(425)竖直朝上设置并通过“Z”型的固定板六(426)连接于托胶板(424)的下侧,两个液压缸六(425)的活塞杆末端共同连接有刃口朝上的切胶刀(4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盛洲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盛洲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37490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