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尾气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320371281.6 | 申请日: | 2023-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45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郁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九安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7/084 | 分类号: | F16L37/084;F16L27/12;F16L33/00;G01N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浙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5 | 代理人: | 陈跃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尾气 检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机动车尾气检测设备,属于尾气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尾气检测仪、连接软管、主导流管、进气管和环形密封片,尾气检测仪设置有气体输入端和气体输出端,连接软管与尾气检测仪的气体输入端连通,主导流管与连接软管远离尾气检测仪的一端连通,进气管与主导流管远离连接软管的一端连通,进气管远离主导流管的一端与环形密封片固定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用户能够移动至距离车辆的较远处,避免尾气对用户身体的影响,在降低用户检测劳动强度的同时也降低了车辆尾气对用户身体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尾气检测设备,属于尾气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动车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性进行车辆年检或常规检查,在检查时,需要对机动车尾气进行检查,常用方式是使用机动车尾气检测仪进行检测,即通过收集全部或部分机动车尾气,通过尾气检测仪对尾气成分进行分析检测,以判断机动车是否能够正常使用。
而传统机动车尾气收集时,需要检测人员长时间手动对收集尾气的管道进行支撑,这样会导致检测人员检测时的劳动强度过大,同时车辆尾气也会危害检测人员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机动车尾气检测设备,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人员需要在检测过程中长时间手动对收集尾气的管道进行支撑,这样会导致检测人员检测时的劳动强度过大,同时车辆尾气也会危害检测人员的身体健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机动车尾气检测设备,包括尾气检测仪、连接软管、主导流管、进气管和环形密封片,尾气检测仪设置有气体输入端和气体输出端,连接软管与尾气检测仪的气体输入端连通,主导流管与连接软管远离尾气检测仪的一端连通,进气管与主导流管远离连接软管的一端连通,进气管远离主导流管的一端与环形密封片固定连接,环形密封片呈喇叭状设置,环形密封片朝向远离进气管的一端沿进气管轴向向外倾斜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手动将环形密封片插入车辆尾气排放管内,此时环形密封片与车辆尾气排放管内壁抵接,此时车辆尾气排放管内排出的尾气全部通过环形密封片进入进气管内,而后依次通过主导流管和连接软管进入尾气检测仪内,尾气检测仪能够对通入的尾气进行检测,再此过程中环形密封片与车辆尾气排放管内壁抵接,使得抵接处存在摩擦力,该摩擦力能够有效保持进气管的稳定,使进气管无法从车辆尾气排放管内脱出,此时用户无需长时间托举主导流管和进气管,且用户能够移动至距离车辆的较远处,避免尾气对用户身体的影响,在降低用户检测劳动强度的同时也降低了车辆尾气对用户身体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进气管上固定有若干弹性支撑片,弹性支撑片设置有若干个,相邻弹性支撑片沿进气管等角度圆周阵列设置以及沿进气管轴向等间距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支撑片远离进气管的一端能够与车辆尾气排放管内壁抵接,此时通过多个弹性支撑片同时与车辆尾气排放管内壁抵接,能够使进气管与车辆尾气排放管尽可能处于同轴状态且进气管轴向能够在弹性支撑片的支撑作用下保持稳定,有利于环形密封片与车辆尾气排放管内壁抵接密封,此时有利于车辆尾气排放管排出的尾气完全进入进气管内收集,同时弹性支撑片能够保持进气管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进气管与主导流管的连接处向进气管轴线做环形开槽处理并形成滑动槽,滑动槽上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沿进气管轴向在滑动槽内滑动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盖能够与车辆尾气排放管端部抵接,从而使车辆尾气排放管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分隔,通过将密封盖在滑动槽上滑动,能够调节环形密封片插入车辆尾气排放管内的深度,提高了环形密封片位置的调节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密封盖为圆柱状设置,密封盖朝向环形密封片的部分固定设置有橡胶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圈位于密封盖与车辆尾气排放管的抵接处,此时能够进一步对车辆尾气排放管内部进行密封,避免尾气从密封盖与车辆尾气排放管抵接处逸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九安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九安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3712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轮圈的智能物流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不间断多路输出直流电源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