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黑色金属铸造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320343790.8 | 申请日: | 2023-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41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胜元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29/04 | 分类号: | B22D29/04;B22C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荣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98 | 代理人: | 朱登河 |
| 地址: | 353503 福建省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色金属 铸造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黑色金属铸造模具,涉及金属铸造技术领域,包括左侧铸造模具和右侧铸造模具,所述左侧铸造模具安装固定在右侧铸造模具的左端位置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正向转动左侧螺管内部的左侧调节螺杆到最大行程,移动中左侧弹性抵触器起到弹性限位作用,这样左侧脱模板与左侧铸造模具内部分离,从而减少铸件的接触面积,使得整体在敲打脱模时更加方便,脱模后反向转动左侧调节螺杆到最大行程,使得左侧脱模板封堵左侧铸造模具的内部通孔,使得左侧铸造模具内部形成光滑面,右侧螺管内部右侧铸造模具也是相同操作,右侧弹性抵触器起到弹性限位作用,右侧铸造模具正向转动使得右侧脱模板与铸件分离,方便后期敲定分离黑色金属铸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黑色金属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黑色金属主要指铁及其合金,如钢、生铁、铁合金、铸铁等,黑色金属铸造是将液体状的黑色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在黑色金属铸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模具对铸造的部件进行塑型。
现有黑色金属铸造模具在脱模的时候,因黑色金属铸件在成型时,容易粘连在内部腔体中,而腔体的粘连位置较多,使得黑色金属铸件的连接较为紧密,从而整体在敲打脱模的时候不是很方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黑色金属铸造模具,通过左侧脱模板和右侧脱模板的移动分离,使得整体在敲打脱模的时候更加高效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黑色金属铸造模具,包括左侧铸造模具和右侧铸造模具,所述左侧铸造模具安装固定在右侧铸造模具的左端位置上,所述左侧铸造模具和右侧铸造模具的闭合内部设置有黑色金属铸造腔,所述黑色金属铸造腔的上方设置有铸造进孔,所述右侧铸造模具的右端内部设置有右侧脱模板,所述右侧脱模板和右侧铸造模具之间设置有右侧弹性抵触器,所述右侧脱模板的后端穿过右侧铸造模具设置有右侧调节螺杆,所述右侧调节螺杆的周侧位于右侧铸造模具的外壁设置有右侧螺管,所述左侧铸造模具的左端内部设置有左侧脱模板,所述左侧脱模板和左侧铸造模具之间设置有左侧弹性抵触器,所述左侧脱模板的后端穿过左侧铸造模具设置有左侧调节螺杆,所述左侧调节螺杆的周侧位于左侧铸造模具的外壁上设置有左侧螺管。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脱模时,人员正向转动左侧螺管内部的左侧调节螺杆到最大行程,移动中左侧弹性抵触器起到弹性限位作用,这样左侧脱模板与左侧铸造模具内部分离,这样左侧脱模板与内部黑色金属铸件分离,从而减少铸件的接触面积,使得整体在敲打脱模时更加方便,脱模后反向转动左侧调节螺杆到最大行程,使得左侧脱模板封堵左侧铸造模具的内部通孔,使得左侧铸造模具内部形成光滑面,右侧螺管内部右侧铸造模具也是相同操作,右侧弹性抵触器起到弹性限位作用,右侧铸造模具正向转动使得右侧脱模板与铸件分离,方便后期敲定分离黑色金属铸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侧脱模板包括密封堵针、T型限位套槽和弧形面板,所述弧形面板的内端设置有多个均匀阵列分布的密封堵针,所述弧形面板的后端内侧中间设置有T型限位套槽,所述弧形面板通过T型限位套槽连接在左侧调节螺杆上,所述密封堵针套接在左侧铸造模具上。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左侧脱模板结构,使得便于移动脱模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右侧调节螺杆包括T型转动柱、金属螺杆、外侧转盘和把手圆杆,所述T型转动柱的外端设置有金属螺杆,所述金属螺杆的外端设置有外侧转盘,所述外侧转盘的外端设置有把手圆杆,所述T型转动柱连接在右侧脱模板上,所述金属螺杆连接在右侧螺管上。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右侧调节螺杆结构,使得便于转动调节位置脱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右侧弹性抵触器包括抵触弹簧和中心圆杆,所述抵触弹簧的内部中间设置有中心圆杆,所述抵触弹簧位于右侧铸造模具和右侧脱模板之间,所述中心圆杆套接在右侧脱模板的内侧通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胜元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胜元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3437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效果好的合成机构
- 下一篇:一种规模化鱼类养殖池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