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外海码头的导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341672.3 | 申请日: | 202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08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蕊;冯浩;陈嘉驹;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E02D5/04;E02D5/08;E02D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刘珊珊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外海 码头 导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港口水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外海码头的导流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外海码头的导流结构,包括:钢管板桩组合墙、斜顶桩和纵向帽梁,斜顶桩设置在钢管板状组合墙的两侧,钢管板桩组合墙包括:钢管桩和钢板桩,钢板桩的一侧与钢管桩连接,钢管桩设有多根,多根钢管桩竖直的间隔设置,两根钢管桩之间的空隙通过钢板桩封闭,钢管桩和斜顶桩分别与纵向帽梁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外海码头的导流结构,设置在外海海域的码头与堤岸之间,钢管板桩组合墙在作业水域形成一个贯穿墙体,以达到改变码头前沿水流走向、归顺前沿水流的目的,从而改善码头的泊稳条件,减少横流对于船舶系靠泊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港口水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外海码头的导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港口建设中,水文条件、地质条件良好的港口岸线资源越来越少,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建港技术水平的提高,港口逐步向外海、深海发展。
船舶大型化、专业化发展的同时,港口布局也越来越多的走向环境恶劣的外海、深海海域。由于外海开敞式岛礁地形海域,风浪大、地质条件变化大、潮流流态复杂,因此在自然环境恶劣条件下的外海开敞式海域建港,给码头平面布局、结构设计以及船舶的靠泊和作业带来了诸多挑战。深海开敞式码头处水流条件往往比较复杂,需要合理布局码头,防止船舶在码头停泊或系泊作业时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威胁船舶的泊稳安全以及作业效率。传统的码头平面布置设计中,码头前沿线常常选取水流平顺的方位角度,以减少横流对于船舶系靠泊的影响。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在外海海域,当依托岛礁地形建港时,由于特殊的水下地形,及小范围围填海等原因,常常涨、落潮流向存在较大的偏差,以及存在一定范围的回流等现象,难以通过码头前沿方位角度的调整来实现使整个码头范围内均处于一个水流平顺的状态。因此,外海码头建设中,如何归顺水流,从而改善码头的泊稳条件,规避工程风险,是行业内技术人员面临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外海码头的导流结构,可归顺水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外海码头的导流结构,包括:钢管板桩组合墙、斜顶桩和纵向帽梁;
所述斜顶桩包括:前侧斜顶桩和后侧斜顶桩,所述前侧斜顶桩和所述后侧斜顶桩分别设置在所述钢管板状组合墙的两侧;
所述钢管板桩组合墙包括:钢管桩和钢板桩;
所述钢板桩的一侧与所述钢管桩连接,另一侧设有锁扣,且所述钢管桩的两侧均设有所述钢板桩;
所述钢管桩设有多根,多根所述钢管桩竖直的间隔设置,所述钢板桩用于封闭相邻的两根所述钢管桩之间的空隙,所述锁扣用于与相邻的锁扣连接;
所述纵向帽梁设置在所述钢管桩的顶部,所述钢管桩、所述前侧斜顶桩和所述后侧斜顶桩分别与所述纵向帽梁相连接。
基于上述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外海码头的导流结构,通过设置钢管板桩组合墙、斜顶桩和纵向帽梁,斜顶桩设置在钢管板状组合墙的两侧,钢管板桩组合墙包括:钢管桩和钢板桩,多根钢管桩竖直的间隔设置,钢板桩设置在钢管桩的两侧,使相邻的两根钢管桩之间的空隙封闭,纵向帽梁设置在钢管桩的顶部,分别与钢管桩和斜顶桩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外海码头的导流结构,设置在外海海域的码头与堤岸之间。钢管板桩组合墙在作业水域形成一个贯穿墙体,以达到改变码头前沿水流走向、归顺前沿水流的目的,从而改善码头的泊稳条件,减少横流对于船舶系靠泊的影响。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钢板桩的顶端与所述纵向帽梁相连接。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前侧斜顶桩和所述后侧斜顶桩呈镜像对称的设置在所述钢管板桩组合墙的两侧。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钢管桩、所述钢板桩、所述前侧斜顶桩和所述后侧斜顶桩均为工厂预制成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3416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内镶嵌注塑模具的热流道结构
- 下一篇:一种盾构机延伸管线支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