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电池及用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320330562.7 | 申请日: | 202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36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远景睿泰动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31 | 分类号: | H01M50/531;H01M50/34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42 | 代理人: | 陈程 |
地址: | 21444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用电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及用电设备,该二次电池包括外壳、电芯以及集流盘。外壳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以及封盖壳体的开口的壳盖。电芯设置在壳体内。集流盘设置在壳体内,且设置在电芯朝向壳体的开口的一侧,与电芯电连接,其中集流盘上设有贯穿其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边缘延伸出第一薄弱部。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均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在各种概念性的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汽车在技术上已经实现了量产化,并在政府的扶持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青睐,电动汽车中通常采用二次电池作为动力来源。
现有的二次电池中电芯与集流盘焊接并电连接,而集流盘会固定并压紧在整个电芯区域的上方,当电芯发生热失控时,集流盘会挤压电芯,使得电池内部的物质难以喷出,从而减少电芯的失重率,引发热蔓延现象,影响二次电池的电气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及用电设备,使得保证二次电池的电气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以及封盖所述开口的壳盖;
电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集流盘,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设置在所述电芯朝向所述壳体的开口的一侧,与所述电芯电连接;其中所述集流盘上设有贯穿其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延伸出第一薄弱部。
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的电芯发生热失控时,电池内的物质会首先从第一通孔处排出,同时在压力的作用下撕裂第一薄弱部,第一薄弱部被撕裂后集流盘上的裂口变大,会有更多体积的物质可以从集流盘的裂口处排出,在相同时间内排出的物质的体积越大,二次电池发生爆炸或者热失控的概率就会越小,故而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相比现有技术而言,电芯的失重率更高,降低了热蔓延现象的产生,更好的避免了二次电池发生爆炸的可能性,该二次电池的电气安全性能更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薄弱部为裂口或刻痕。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薄弱部为裂口时,所述裂口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且所述裂口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的截面积小于所述裂口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的截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裂口为锐角形口。
在一实施例中,一个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延伸出多个第一薄弱部。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薄弱部朝向所述集流盘的中心方向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集流盘的中心具有第二通孔;朝向所述集流盘的中心方向延伸的所述第一薄弱部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为0-3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集流盘的中心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具有多个,且围绕在所述第二通孔的外周;
各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均具有朝向第二通孔方向延伸的第一薄弱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上设置有第二薄弱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薄弱部的长度为0.5-5mm。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集流盘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远景睿泰动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远景睿泰动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3305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溶媒货架的调整机构
- 下一篇:一种饮料包装用热熔胶贴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