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痕灌浆口封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328920.0 | 申请日: | 202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19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腾实业(云南)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00;E21F1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罗继元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浆 封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痕灌浆口封堵装置,包括封堵套、灌浆接管、转动支撑件Ⅰ、封堵部、转动支撑件Ⅱ、液压缸;所述封堵套侧面连通有所述灌浆接管;所述转动支撑件Ⅰ与所述封堵部转动连接;所述封堵部后端转动插入所述封堵套形成的空腔中;所述液压缸一端与所述转动支撑件Ⅱ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封堵部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方式进行驱动,液压缸位置可调,容易定位,操作简单。灌浆口在封堵部的封堵后灌浆口位置与台车面板平齐,混凝土没有凸台,不用后期加工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痕灌浆口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隧道建设需要不断增加,对隧道施工质量、效率、经济效益及美观提出更高要求。但是现有技术中,二衬台车在灌浆口封堵后,由于灌浆口与灌浆区域存在空隙,混凝土凝固后会出现凸起,不利于封堵装置的拆除。其次,传统的灌浆口封堵装置采用人工拆卸安装方式,工作过程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操作的无痕灌浆口封堵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痕灌浆口封堵装置,包括封堵套、灌浆接管、转动支撑件Ⅰ、封堵部、转动支撑件Ⅱ、液压缸;所述封堵套侧面连通有所述灌浆接管;所述转动支撑件Ⅰ与所述封堵部转动连接;所述封堵部后端转动插入所述封堵套形成的空腔中;所述液压缸一端与所述转动支撑件Ⅱ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封堵部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封堵套包括曲板Ⅰ、曲板Ⅱ、扇形板Ⅰ;所述曲板Ⅰ与所述曲板Ⅱ同轴设置;所述曲板Ⅰ、所述曲板Ⅱ、两块所述扇形板Ⅰ固定连接形成空腔;所述曲板Ⅱ上开设有椭圆孔。
进一步的,所述封堵部包括连接件、承接板、扇形板Ⅱ、封板;所述连接件下端与所述承接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扇形板Ⅱ位于所述承接板和所述封板之间,分别与所述承接板和所述封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扇形板Ⅱ小边端固定连接有曲板Ⅲ;所述扇形板Ⅱ大边端固定连接有曲板Ⅳ;所述曲板Ⅲ与所述曲板Ⅳ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封堵部后端外轮廓与所述封堵套内轮廓形状吻合。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径向与所述灌浆接管接入端径向夹角为4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方式进行驱动,液压缸位置可调,容易定位,操作简单。灌浆口在封堵部的封堵后灌浆口位置与台车面板平齐,混凝土没有凸台,不用后期加工处理。封堵部为旋转式结构,旋转式封堵结构,封堵严密,不容易造成混凝土泄漏。灌浆接管与台车面板夹角设置为45°,在注浆过程中不会发生混凝土直接喷射在隧道表面造成回弹堵管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无痕灌浆口封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封堵套结构示意图;
图3为封堵部机构示意图;
图4为液压缸收缩状态图;
图5为液压缸拉伸状态图;
图6为无痕灌浆口封堵装置灌浆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台车面板;2-封堵套;3-灌浆接管;4-转动支撑件Ⅰ;5-封堵部;6-转动支撑件Ⅱ;7-液压缸;101-通孔;201-曲板Ⅰ;202-曲板Ⅱ;203-扇形板Ⅰ;204-椭圆孔;205-空腔;501-连接件;502-承接板;503-扇形板Ⅱ;504-曲板Ⅲ;505-曲板Ⅳ;506-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发腾实业(云南)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发腾实业(云南)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3289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