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车车辆轴承后挡用锻造下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325782.0 | 申请日: | 202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57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樊刚;王炀;韩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锦渤机辆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10 | 分类号: | B21J13/10;B21J13/00;B21K27/00;B21K2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凳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86 | 代理人: | 侯震东 |
地址: | 12101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车辆 轴承 后挡用 锻造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轴承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机车车辆轴承后挡用锻造下料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外表面固定焊接有环形框,所述底板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主杆,四个所述主杆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副杆,所述底板的顶部外表面固定焊接有四个弹簧,四个所述弹簧的外表面固定焊接有撑板。该机车车辆轴承后挡用锻造下料结构,通过将待锻造原料放在下模具上,打开液压杆带动上模具向下,原料锻造,带动下模具向下移,上模具和下模具配合使用来达到锻造的效果,液压杆带动上模具上移,带动稳定块和下模具上移,打开电动伸缩杆带动滑块向上移动,沿着右侧的连接轴转动,锻造好的零件将会下落,达到下料的效果,达到了无人手持下料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轴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机车车辆轴承后挡用锻造下料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车辆生产组装过程中将会使用到不同尺寸大小的轴承,轴承的设置是为了减少摩擦力,轴承应用广泛,多应用于机车车辆的传动结构内部,减少摩擦力来达到节约动力的效果,锻造的轴承将会更加的经久耐用,其中多需要对轴承的后挡进行锻造。
锻造后的轴承温度较高,在下料时,现有的处理方式多需要工人使用工具将轴承后挡夹取出来,此类方式安全系数较低,且会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机车车辆轴承后挡用锻造下料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的处理方式多需要工人使用工具将轴承后挡夹取出来,此类方式安全系数较低,且会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机车车辆轴承后挡用锻造下料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外表面固定焊接有环形框,所述底板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主杆,四个所述主杆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副杆,所述底板的顶部外表面固定焊接有四个弹簧,四个所述弹簧的外表面固定焊接有撑板,所述撑板的外表面固定焊接有稳定块,所述撑板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电动伸缩杆,所述稳定块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连接轴,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滑块,所述稳定块的顶部外表面活动贴合有下模具,所述底板的顶部外表面固定焊接有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上模具,所述下模具的底部外表面与滑块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与下模具的底部外表面活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下模具与滑块相连接来达到稳定移动支撑下模具左侧的效果,连接轴与下模具连接在一起来达到稳定支撑下模具的效果,且下模具将会沿着连接轴转动;
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滑块上移,滑块在上移时将会沿着下模具的底部滑动,然后倒料板将会沿着连接轴转动,然后达到倾倒锻造好轴承后挡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收集框,所述环形框的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L型杆,所述L型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倒料板,所述L型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吹风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底板与收集框相连接来达到稳定结构的效果,环形框右侧设置的L型杆起到支撑倒料板的效果,吹风机的设置是为了对锻造后的轴承后挡进行散热。
优选的,四个所述副杆的顶部外表面与撑板的底部外表面固定焊接,所述环形框的内部与撑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副杆与撑板相连接来达到稳定结构的效果,达到稳定支撑的效果,环形框与撑板相连接来达到稳定移动撑板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锦渤机辆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辽宁锦渤机辆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3257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净水剂半成品存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消毒液的储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