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坐垫用泡绵有效
申请号: | 202320305095.2 | 申请日: | 2023-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28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曹俊许;陈明宗;陈文辉;林明;范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方德泡绵制品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24 | 分类号: | B62J1/24;B62J1/26 |
代理公司: | 东莞领航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5 | 代理人: | 罗崇保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坐垫 用泡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坐垫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行车坐垫用泡绵,所述坐垫主体的中段位置处开设有V型槽,所述V型槽的内部靠近其开口的位置处固定有连接板,所述坐垫主体的内部对称开设有减震腔,所述减震腔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坐垫主体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上表面通过胶合固定有第一泡棉垫,所述第一泡棉垫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二泡棉垫。通过坐垫主体内部的第一泡棉垫、第二泡棉垫的设置,提高设备的柔软性,在球面槽、球面橡胶板的设置下,使得第一泡棉垫具备优良的缓冲效果;在减震腔与减震弹簧的设置下,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抗震效果;通过前挡凸头、后挡凸头的设置使得坐垫主体与使用者更加贴合,进一步提高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坐垫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行车坐垫用泡绵。
背景技术
自行车坐垫是骑行时与屁股直接接触的自行车配件,而在自行车坐垫选择的过程中,舒适性时尤为重要的,目前常见的坐垫表面由皮革包裹,其内部填充有海绵,这种结构虽然能够提高设备的柔软性,但是海绵受压后其抗震效果将大大降低,导致使用者久坐后的舒适性降低。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坐垫用泡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坐垫用泡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坐垫用泡绵,包括坐垫主体,所述坐垫主体的中段位置处开设有V型槽,所述V型槽的内部靠近其开口的位置处固定有连接板,所述坐垫主体的内部对称开设有减震腔,所述减震腔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减震弹簧;
所述坐垫主体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上表面通过胶合固定有第一泡棉垫,所述第一泡棉垫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二泡棉垫,且第一泡棉垫的上下表面均匀开设有相互交错的球面槽,所述球面槽端额内部通过胶合固定有球面橡胶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泡棉垫的上表面固定有皮垫,所述皮垫的上表面喷涂有抗紫外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坐垫主体的上表面为弧面结构,所述连接板为橡胶材质的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坐垫主体的下表面对称固定有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之间可拆卸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焊接有连接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坐垫主体的前端设有前挡凸头,且坐垫主体的后端对称设有后挡凸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皮垫的下表面与第二泡棉垫之间安装有加强网,所述加强网由钢丝编织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坐垫主体内部的第一泡棉垫、第二泡棉垫的设置,提高设备的柔软性,在球面槽、球面橡胶板的设置下,使得第一泡棉垫具备优良的缓冲效果;另外,在减震腔与减震弹簧的设置下,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抗震效果;通过前挡凸头、后挡凸头的设置使得坐垫主体与使用者更加贴合,从而增大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自行车坐垫用泡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自行车坐垫用泡绵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自行车坐垫用泡绵中坐垫主体的俯视图;
图4为一种自行车坐垫用泡绵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自行车坐垫用泡绵中坐垫主体的内部层次结构图。
图中:1、坐垫主体;11、皮垫;12、基层;13、第一泡棉垫;14、第二泡棉垫;15、球面槽;16、球面橡胶板;2、前挡凸头;3、后挡凸头;4、V型槽;5、连接板;6、支架;7、转轴;8、连接管;9、减震腔;10、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方德泡绵制品厂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方德泡绵制品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3050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极片以及电池卷芯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冰凉感的泡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