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沉箱反坎与构造柱柱脚的浇筑成型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270945.X | 申请日: | 202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65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覃福浩;苏英潮;张明斌;陈海发;陈毅德;潘佳帅;陈肖;郭俊廷;潘志广;沈启龙;梁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0 | 分类号: | E04G13/00;E04G13/02;E04G11/38;E04G17/00;E04G17/04;E04G17/065;E04G17/075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郑园 |
地址: | 450016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沉箱 构造 柱柱脚 浇筑 成型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公开了一种用于沉箱反坎与构造柱柱脚的浇筑成型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楼板铝模上方的沉箱反坎铝模和构造柱柱脚铝模,沉箱反坎铝模通过设置在楼板铝模顶部的支撑构件设置在楼板铝模上方,构造柱柱脚铝模通过辅助支撑定位机构设置在楼板铝模上,沉箱反坎铝模的一端通过加固连接件安装在构造柱柱脚铝模的一侧,沉箱反坎铝模与构造柱柱脚铝模同水平面设置,并且构造柱柱脚铝模与沉箱反坎铝模的内腔互通。本实用新型不仅设计结构简单、安全性好而且能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反坎与构造柱柱脚之间错位、漏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沉箱反坎与构造柱柱脚的浇筑成型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沉箱反坎与构造柱的施工过程中,常规的做法是使用铝模板分开浇筑,先浇筑反坎后浇筑构造柱,分开浇筑导致了后期构造柱浇筑时出现漏浆以及构造柱偏位等问题,成品质量差,增加了后期打凿修补的费用,浪费人力物力,经济效益成果不显著。
常规的做法存在着众多的缺点:(1)因为构造柱柱脚铝模拼装在成品反坎上,铝模与反坎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缝隙,而且工人一般是使用塑料袋或者发泡剂进行封堵,浇筑时容易漏浆,造成成品质量差;(2)使用塑料袋或者发泡剂进行柱脚封堵可能使得反坎与构造柱柱脚之间没有得到充分接触,接触面容易产生裂缝,导致后期出现渗水漏水问题,裂缝过大会使反坎质量不合格,需要打掉反坎重新支模浇筑;(3)构造柱柱脚会随着反坎的偏位同时偏位,增加了后期的打凿修补工作,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导致施工成本增加;(4)反坎与构造柱柱脚分开浇筑施工过程繁琐,且容易产生质量问题,施工效率不高;(5)打凿修补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不符合绿色施工理念;(6)常规做法所需的施工成本较高,施工过程较为繁琐,经济效益成果不显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沉箱反坎与构造柱柱脚的一次性浇筑成型定位装置,其不仅设计结构简单、安全性好而且能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反坎与构造柱柱脚之间错位、漏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沉箱反坎与构造柱柱脚的浇筑成型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楼板铝模上方的沉箱反坎铝模和构造柱柱脚铝模,沉箱反坎铝模通过设置在楼板铝模顶部的支撑构件设置在楼板铝模上方,构造柱柱脚铝模通过辅助支撑定位机构设置在楼板铝模上,沉箱反坎铝模的一端通过加固连接件安装在构造柱柱脚铝模的一侧,沉箱反坎铝模与构造柱柱脚铝模同水平面设置,并且构造柱柱脚铝模与沉箱反坎铝模的内腔互通。
进一步的,所述沉箱反坎铝模和所述构造柱柱脚铝模的底端均为开口设置,并且沉箱反坎铝模和构造柱柱脚铝模的内腔均与所述楼板铝模的内腔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连接件包括连接模板,连接模板竖直设立在沉箱反坎铝模的侧部模板与构造柱模板之间,连接模板的一端与沉箱反坎铝模的侧部模板的端面相对应、另一端与构造柱柱脚铝模的侧模板的板面相对应,连接模板的两端通过加固件Ⅰ与对应一端的铝模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构件为支撑柱,支撑柱安装在楼板铝模上,支撑柱的顶端与沉箱反坎铝模的侧部模板的底端相抵并通过加固件Ⅱ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件Ⅰ和所述加固件Ⅱ为螺栓或销片销钉。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支撑定位机构包括穿设在楼板铝模上的定位螺杆,定位螺杆两端分别穿过构造柱柱脚铝模的顶板和楼板铝模并螺纹连接有加固螺母,定位螺杆上套设有支撑套管,支撑套管位于构造柱柱脚铝模的顶板和楼板铝模之间并且其两端分别与对应一端的铝模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构造柱柱脚铝模的顶板为十字形板。
进一步的,位于楼板铝模下方的所述加固螺母与楼板铝模之间设有套设在所述定位螺杆上的加固垫片,加固垫片与楼板铝模的底面抵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2709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密封机构的水下电机
- 下一篇:一种便于投币器更换的游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