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液加温装置及输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256725.1 | 申请日: | 2023-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79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袁红斌;傅海龙;张溪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征医院;江苏爱铭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44 | 分类号: | A61M5/44;A61M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金秋亚 |
地址: | 2000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加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加温装置及输液装置。该输液加温装置用于对输液管加温,包括:壳组件和两个加热器,其中壳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合围形成收容部,收容部用于收容输液管,两个加热器以输液管为中线相对设置,且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输液加温装置,加热器为复合设计,两个加热器分别设置在输液管的两侧,这样增大了加热元件与液体的换热面积,加快了加热液体的速度,提高了加热液体的效率,减小了加热元件的体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加温装置及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输血输液的工作中,药液或者血液通常保存在低温环境下,而在为患者输液或输血的过程中,大量输入低温的液体会引起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因此医生通常会注重对患者的保温,给输入的液体和血液进行加温。
现有技术中输液的加温仪的工作原理是将输液管路卡入铝制加热槽对其进行加温,恒温控制系统通过电缆连接加热器并控制其恒温加热。但是现有技术中加热元件和管路内的液体热交换面积有限,无法实现低温高流速液体的高效加热。另外,现有的加热元件阻抗偏大,难以实现瞬时大电流输出,难以快速加热液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无法对高流速的液体进行有效加热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输液加温装置,用于对输液管加温,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组件,所述壳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合围形成收容部,所述收容部用于收容所述输液管;
两个加热器,其中一个所述加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另一个所述加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两个所述加热器相对设置在所述收容部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输液加温装置,加热器为复合设计,两个加热器分别设置在输液管的两侧,这样增大了加热元件与液体的换热面积,加快了加热液体的速度,提高了加热液体的效率,减小了加热元件的体积。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输液加温装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器包括依次设置的电路板、加热丝和加热板,其中,两个所述加热器的加热板相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沿着所述输液管中的液体流动方向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丝为铜丝。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丝呈S形状或网格状固定在所述加热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液加温装置还包括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通过电线连接所述加热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组件还包括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所述第一内壳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中,所述第二内壳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中,所述第一内壳和所述第二内壳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内壳的凹槽与所述第二内壳的凹槽对应配合,形成供所述输液管穿过的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处的边缘设置有卡扣结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合围时通过所述卡扣结构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液加温装置还包括导光柱,所述导光柱一端穿出所述壳组件,另一端连接所述电路板上的光学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输液装置,包括:
输液管;
上述的输液加温装置,所述输液加温装置收容部分所述输液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征医院;江苏爱铭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长征医院;江苏爱铭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2567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力预紧无刷电机转子轴孔配合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效喷雾造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