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软包装材料分离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320254688.0 | 申请日: | 202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13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黄雅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赛纤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4 | 分类号: | B29B17/04;B29B17/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徐宝珺 |
地址: | 351152 福建省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软包装 材料 分离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一种复合软包装材料分离设备,包括:壳体,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和分离腔;破碎装置,设置在所述分离腔内,用于破碎复合软包装材料;研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分离腔内的定磨盘、动磨盘、旋转机构和加热机构,所述定磨盘设置有供破碎后的复合软包装材料进入的进料通道,所述动磨盘位于所述定磨盘的下方,并与所述旋转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定磨盘和所述动磨盘之间留有间隙以形成研磨通道,所述加热机构设置在所述定磨盘和/或所述动磨盘内;分选装置,设置在所述分离腔内。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研磨通道的温度,不同材质的复合软包装材料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将研磨后的复合软包装材料进行分选,利于回收利用,减缓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材料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软包装材料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所谓复合软包装,就是用两种或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复合形成的柔性包材,组成能充分发挥各组份材料优点的新型高性能包装。复合软包装材料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应用广泛、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常用的材料包括PP(polypropylene,译为聚丙烯)、PVC(Polyvinyl chloride,译为聚氯乙烯)等。
然而,随着复合软包装的普及,不可避免地带来环境方面的问题。中国专利CN215242178U公开一种塑料袋回收用破碎装置,包括破碎装置本体(1)、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701)和第三电机(9),所述破碎装置本体(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进料口(4),所述破碎装置本体(1)的底端开设有出料口(2),所述破碎装置本体(1)的内部装设有第一破碎舱(13),所述破碎装置本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5),且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杆(6),所述第一转动杆(6)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盘(601),所述转动盘(601)的内侧铰接有连接杆(602),所述连接杆(602)的外侧铰接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701),所述第二电机(70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8),所述破碎装置本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舱(3),且固定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9),所述第一破碎舱(1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破碎舱(12),且第二破碎舱(1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破碎滚筒(11),所述破碎滚筒(1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塑料袋回收用破碎装置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二电机进行左右移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动杆和表面的破碎刀片转动,防止塑料袋缠绕在第二转动杆表面,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动杆和破碎刀片破碎,再通过第三电机带动破碎滚筒旋转,从而对切割后的碎料袋进行二次破碎,从而使破碎效果更好。
但是,上述中国专利CN215242178U具有如下缺点:仅通过破碎刀片和破碎滚筒来对碎料袋进行破碎,形成小尺寸的物料。使用过的包装袋,若是不能将其中不同的材质分离出来,就难以进行有价值的回收利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复合软包装材料分离设备,解决现有技术通过破碎刀片和破碎滚筒来对碎料袋进行破碎,形成小尺寸的物料,而使用过的包装袋,若是不能将其中不同的材质分离出来,就难以进行有价值的回收利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软包装材料分离设备,包括:
壳体,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和分离腔;
破碎装置,设置在所述分离腔内,用于破碎复合软包装材料;
研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分离腔内的定磨盘、动磨盘、旋转机构和加热机构,所述定磨盘位于所述破碎装置的后端,并设置有供破碎后的复合软包装材料进入的进料通道,所述动磨盘位于所述定磨盘的下方,并与所述旋转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定磨盘和所述动磨盘之间留有间隙以形成研磨通道,所述加热机构设置在所述定磨盘和/或所述动磨盘内;
分选装置,设置在所述分离腔内,位于所述研磨通道的后端,用于分选研磨后的复合软包装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赛纤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赛纤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2546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制品的切割设备
- 下一篇:一种调节展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