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与电气接线盒配套的商用制冷压缩机电机起动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248971.2 | 申请日: | 2023-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68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文;赵晓东;李俭;葛玲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天银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1/42 | 分类号: | H02P1/42;H02P1/44;H02K5/2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王海泉;朱伟军 |
地址: | 2155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 接线 配套 商用 制冷 压缩机 电机 起动器 结构 | ||
1.一种与电气接线盒配套的商用制冷压缩机电机起动器结构,包括一电机起动器总成(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起动器总成(3)包括起动器盒体(31)、起动器盒体盖(32)、第一PTCⅠ(33)、第二PTCⅡ(34)、第一电极片Ⅰ(35)和第二电极片Ⅱ(36),起动器盒体盖(32)在对应于起动器盒体(31)的左侧敞口部位与起动器盒体(31)嵌固,在起动器盒体(31)的中部构成有一PTC安装腔(311),后端构成有一电流控制机构腔(312),而起动器盒体(31)的前端构成有一起动电容电气连接脚腔(313),所述PTC安装腔(311)与所述电流控制机构腔(312)之间由PTC安装腔后分隔板(314)分隔并且由开设在PTC安装腔后分隔板(314)的左端下部的电极片下让位槽(3141)分隔以及开设在PTC安装腔后分隔板(314)的左端上部的电极片上让位槽(3142)使PTC安装腔(311)与电流控制机构腔(312)相通,所述PTC安装腔(311)与所述起动电容电气连接脚腔(313)之间由PTC安装腔前侧壁(315)分隔并且由开设在PTC安装腔前侧壁(315)的左端上部的电极片插嵌让位槽(3151)使PTC安装腔(311)与起动电容电气连接脚腔(313)相通,第一PTCⅠ(33)以水平状态插嵌在所述PTC安装腔(311)的前端,第二PTCⅡ(34)对应于第一PTCⅠ(33)的后侧并且同样以水平状态插嵌在PTC安装腔(311)的后端,第一PTCⅠ(33)与第二PTCⅡ(34)之间保持有PTC分隔间隙(37),第一电极片Ⅰ(35)的后端通过所述电极片上让位槽(3142)伸展到所述电流控制机构腔(312)内并且构成有一可控硅控制PTC电气接触弹性压脚(353),该可控硅控制PTC电气接触弹性压脚(353)与设置在电流控制机构腔(312)内的电流控制机构(2)电气接触,第一电极片Ⅰ(35)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第一PTCⅠ(33)的位置构成有一第一PTC上侧电气接触弹性压脚Ⅰ(351)以及在对应于第二PTCⅡ(34)的位置构成有一第二PTC上侧电气接触弹性压脚Ⅱ(352),第一PTC上侧电气接触弹性压脚Ⅰ(351)与第一PTCⅠ(33)的上侧电气接触,第二PTC上侧电气接触弹性压脚Ⅱ(352)与第二PTCⅡ(34)的上侧电气接触,第一电极片Ⅰ(35)的前端途经所述电极片插嵌让位槽(3151)伸展到所述起动电容电气连接脚腔(313)内并且构成有一起动器电容电气连接脚(354),第二电极片Ⅱ(36)的后端通过所述电极片下让位槽(3141)伸展到所述电流控制机构腔(312)内并且构成有一双向可控硅电气接触迫持脚(361),在第二电极片Ⅱ(36)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第一PTCⅠ(33)的位置构成有一第一PTC下侧电气接触弹性压脚Ⅰ(362)以及在对应于第二PTCⅡ(34)的位置构成有一第二PTC下侧电气接触弹性压脚Ⅱ(363),第一PTC下侧电气接触弹性压脚Ⅰ(362)与第一PTCⅠ(33)的下侧电气接触,第二PTC下侧电气接触弹性压脚Ⅱ(363)与第二PTCⅡ(34)的下侧电气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电气接线盒配套的商用制冷压缩机电机起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机构腔(312)包括一双向可控硅插嵌腔(3121)和一可控硅控制PTC插嵌腔(3122),该双向可控硅插嵌腔(3121)与可控硅控制PTC插嵌腔(3122)是彼此相通的;所述电流控制机构(2)包括双向可控硅(21)、可控硅控制PTC(22)、可控硅控制PTC电连接片(23)和双向可控硅S接线端子电连接片(24),双向可控硅(21)插嵌在双向可控硅插嵌腔(3121)内,可控硅控制PTC(22)插嵌在可控硅控制PTC插嵌腔(3122)内,可控硅控制PTC电连接片(23)的一端与双向可控硅(21)的双向可控硅第一脚(211)电气连接,而可控硅控制PTC电连接片(23)的另一端伸展到所述可控硅控制PTC插嵌腔(3122)内并且与可控硅控制PTC(22)一侧电气接触,双向可控硅S接线端子电连接片(24)的一端与双向可控硅(21)的双向可控硅第二脚(212)电气连接,而双向可控硅S接线端子电连接片(24)的中部伸展到双向可控硅插嵌腔(3121)外并且与所述起动器盒体(31)的外壁嵌配,在双向可控硅S接线端子电连接片(24)的另一端构成有一S接线端子电气连接脚(241);所述双向可控硅电气接触迫持脚(361)与双向可控硅(21)的可控硅第三脚电气接触,所述可控硅控制PTC电气接触弹性压脚(353)与所述可控硅控制PTC(22)的另一侧电气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天银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天银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2489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