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牡蛎壳吸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238746.0 | 申请日: | 2023-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67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温云珍;吕昕宇;夏春华;马振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3/3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朱忠俊 |
地址: | 52408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牡蛎 吸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附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牡蛎壳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包括吸附架主体、第一吸附种植层、第二吸附种植层,所述第一吸附种植层、第二吸附种植层均包括从上往下的第一渔网层、渗透牡蛎壳反应格栅层、第三层营养基质层、海沙层,第一吸附种植层放置于上端开口的第一种植箱中,第二吸附种植层的海沙层下方设置有第二渔网层且第二吸附种植层放置于上下端均开口的第二种植箱中;第一种植箱、第二种植箱均可拆卸安装于吸附架主体的上且第一种植箱位于第二种植箱上方。本实用新型形成了两个吸附种植层,可有效地对海域进行净化。两个吸附种植层上设有所需要种植海草的营养和环境,可有效地保证海草能较好地生长,能吸附净化海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附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牡蛎壳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首先,牡蛎壳的成分主要以碳酸钙为主,内部具有一定大小的孔隙,其具备较强的吸附、交换和催化分解能力,成为各种污染物降解和净化的场所和媒介。经过一定加工制作后,牡蛎壳的外层可产生不同的孔穴结构,可吸附一定的污染物;牡蛎壳中的某些成分可与某些污染物产生反应,产生稳定难溶的沉淀或络合物,以达到改良水质的目的。然而所产生新的固体废物仍需要二次处理,否则将成为新的污染。部分海域存在氮磷匀速超标问题提,但当前不存在针对海域氮磷超标问题而设计的牡蛎壳吸附装置,无法满足其不用回收牡蛎壳就可以长期持续性吸附氮磷需求。
现有技术中如一种利用废牡蛎壳制造兼具吸附剂和微生物功能的多孔体的方法,以用于环境友好的净化流和废水。组成: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洗涤和干燥后,将废牡蛎壳粉碎至小于30目大小;将100重量份的牡蛎壳粉与20至35重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添加剂混合;并在100至150℃下模制混合物。这种就是利用牡蛎壳与其他材料相结合用于净化的作用。
但是当前最常用的水体净化材料就是牡蛎壳,牡蛎壳与其他材料相结合,虽然具有极高的吸附能力,但是直接除氮磷时,生成难溶性的沉淀物,形成的污泥会导致水体二次污染,面对大面积水域时材料很难回收,因此牡蛎壳装置应解决牡蛎壳处理污水使用量大及牡蛎壳净化生成沉淀后回收难的问题。其次牡蛎壳的净化大部分是吸附作用,但是其净化能力具有饱和性,可利用海草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氮磷的速率不高,不能完全吸收增加的氮磷含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净化处理的缺点,提供一种牡蛎壳吸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牡蛎壳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吸附架主体、第一吸附种植层、第二吸附种植层,所述第一吸附种植层、第二吸附种植层均包括从上往下的第一渔网层、渗透牡蛎壳反应格栅层、第三层营养基质层、海沙层,所述第一吸附种植层放置于上端开口的第一种植箱中,所述第二吸附种植层的海沙层下方设置有第二渔网层且第二吸附种植层放置于上下端均开口的第二种植箱中;所述第一种植箱、第二种植箱均可拆卸安装于吸附架主体的上且第一种植箱位于第二种植箱上方。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第一吸附种植层、第二吸附种植层均包括从上往下的第一渔网层、渗透牡蛎壳反应格栅层、第三层营养基质层、海沙层的设置,形成了两个吸附种植层,可有效地对海域进行净化。同时两个吸附种植层上设有所需要种植海草的营养和环境,这样可有效地保证海草能较好地生长,能很好地吸附净化海域。同时海草种植在第三层营养基质层上,上方设有渗透牡蛎壳反应格栅层,解决牡蛎壳处理污水使用量大及牡蛎壳净化生成沉淀后回收难及其净化能力具有饱和性的问题,也解决了海草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氮磷的速率不高的现象,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海草更好地更好成长。所述第一吸附种植层放置于上端开口的第一种植箱中,所述第二吸附种植层的海沙层下方设置有第二渔网层且第二吸附种植层放置于上下端均开口的第二种植箱中;所述第一种植箱、第二种植箱均可拆卸安装于吸附架主体上且第一种植箱位于第二种植箱上方的设置,使得第二吸附种植层上的海草的根可以扎根于海底,提高海洋的生态系统。同时可拆卸设置便于更换和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2387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阀套生产用钻孔设备
- 下一篇:一种饲料生产原料破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