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山绿茶摊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237862.0 | 申请日: | 2023-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69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兴迪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竟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6103 | 代理人: | 李欣迎 |
地址: | 650206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山 绿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山绿茶摊晾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若干摊晾网架,箱体内壁设置若干用于支撑摊晾网架的推拉滑道,推拉滑道的外侧设置排水槽;摊晾网架包括:储水盘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储水盘上且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网格板;储水盘两侧设置导向梁,导向梁上开设通道,通道内设置齿形阻水条,导向梁上开设若干过水孔,推拉滑道的末端在对应齿形阻水条的位置处设置推送杆。当摊晾网架推入箱体最深处后,推送杆将齿形阻水条推出一定距离,使得过水孔打开,水自动流入排水槽,多层摊晾网架可同时进行摊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快速处理茶叶鲜叶采摘后水分的摊晾难题,有利于高山绿茶规模化生产,控制茶叶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山绿茶摊晾装置。
背景技术
高山绿茶,由于所处海拔较高,茶农在采摘茶叶鲜叶时,往往鲜叶表面附着有大量水分,而且清洗后的茶叶上也会附着较多水分,因此茶叶鲜叶摊晾是绿茶在加工过程中的必备工序之一,摊晾时需将采摘后的芽叶均匀摊放,厚度保持在7-10厘米之间。
目前常用的摊晾方式是地面摊晾或者采用简易的摊晾架等,即将采摘或清洗后的茶叶转移至摊晾架上,辅以风扇加快空气流通,由于水分较大,一是不便转移,易出现水流各处流淌、大量水珠滴落的现象,二是转移过程中易损坏茶叶,而且目前的摊晾架所需时间较长,不能实现均匀摊晾的目的,往往一部分鲜叶已经可以进行下一步工序了,而一部分鲜叶上还有大量水分,最终影响茶叶的品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山绿茶摊晾装置。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高山绿茶摊晾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若干摊晾网架,所述箱体内壁设置若干用于支撑所述摊晾网架的推拉滑道,所述推拉滑道的外侧设置排水槽;所述摊晾网架包括:储水盘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储水盘上且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网格板;所述储水盘两侧设置导向梁,所述导向梁上开设通道,所述通道内设置齿形阻水条,所述导向梁上开设若干过水孔,所述推拉滑道的末端在对应所述齿形阻水条的位置处设置推送杆。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高山绿茶摊晾装置,还包括:吹风机、送风管道以及控制阀;位于最底层的摊晾网架与地面间隔一定距离以形成通风层,所述箱体在所述通风层的侧面开设通风孔,所述送风管道一端与所述通风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吹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送风管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高山绿茶摊晾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箱体背面的排水管以及排水阀;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排水槽连通,所述排水阀设置在所述排水管的末端。
进一步的,所述网格板采用50-70目的304不锈钢网,且所述网格板与所述储水盘之间的夹角为5-15度。
进一步的,所述摊晾网架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储水盘上。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在对应所述推拉滑道的位置处开设镂空槽,所述推拉滑道的外侧穿过所述镂空槽后与所述排水槽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推拉滑道的上表面开设导向槽,所述储水盘底部设置导向条,所述导向条嵌入所述导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齿形阻水条包括:板主体;所述板主体上开设齿形槽以形成若干阻水板,所述阻水板上设置密封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兴迪,未经李兴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2378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防滑的液压遥控爬坡工作平台
- 下一篇:一种路桥桩基加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