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型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320202800.6 | 申请日: | 2023-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03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林晓绸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鸿安达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42 | 分类号: | H01B7/42;H01B7/18;H01B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博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84 | 代理人: | 赵逸蔓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散热型电缆,包括外护套、内护套和导体,所述外护套内侧设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内部设有导体,所述内护套外壁设有绝缘导热垫,所述绝缘导热垫之间设有导热橡胶带,所述外护套外壁一侧设有连接带,连接带一端设有冷却管,本实用新型热量通过内护套传递给绝缘导热垫,通过绝缘导热垫传递给导热橡胶带,通过绝缘导热带将热量传递给导热板,通过导热板将热量传递给钢丝绳,最后通过导热杆将热量导出到冷却管中,从而实现电缆内部温度向外部的传递,同时能够在冷却管中通入冷却液辅助散热,提高电缆整体的散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散热型电缆。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在电力线路中,电缆所占比重正逐渐增加。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用电量也随之增加,对电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缆通过一定负载电流时会发热,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大,电缆表面温度就越高,如果电线电缆的载流能力超出其极限承载能力,就可能会由于散热不及时引起火灾,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
经检索,公开号为:CN20708235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散热型电缆。包括若干导线、绝缘支架和外护层。若干导线分别固定于绝缘支架上。若干导线和绝缘支架被包覆在外护层内,若干导线、绝缘支架与外护层之间形成有气体循环流道,气体循环流道内设置有循环流通的气体,导线直接置于循环流通的气体中。本实用新型散热型电缆利用绝缘支架将导线固定,使导线直接置于循环流通的气体中,电缆在充电使用的过程中,导线芯产生的热量经导线绝缘层传递至循环流通的气体中被循环流通的气体吸收,通过气体流动将热量带走,能够快速地降低导体温度,使电缆保持较低温度工作状态,这增加了电缆的使用寿命,另外,电缆中间不再使用填充,这使整个电缆更容易弯曲,使用更加方便。
由对上述现有技术的分析可知,由于目前电缆在结构上的限制,不能有效的进行散热,这就会增加电缆的老化,缩短电缆的使用寿命,甚至在高温下引发击穿,火灾,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型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由于目前电缆在结构上的限制,不能有效的进行散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型电缆,包括外护套、内护套和导体,所述外护套内侧设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内部设有导体,所述内护套外壁设有绝缘导热垫,所述绝缘导热垫之间设有导热橡胶带,所述外护套外壁一侧设有连接带,连接带一端设有冷却管,其中一个所述导热橡胶带内部设有导热杆,所述导热杆一端穿过连接带延伸至冷却管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橡胶带内部设有导热板,所述外护套内部中央设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内部设有钢丝绳,所述导热板一端与钢丝绳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板为导热塑料材质,所述导热板嵌入在导热橡胶带内部,所述导热板与空心管之间熔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橡胶带一端与外护套内壁抵接,所述导热橡胶带与外护套内壁抵接部位为球头形,所述导热橡胶袋和空心管外壁熔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导热垫外壁与导热橡橡胶带外壁相贴合,所述导热橡胶带与绝缘导热垫外壁贴合部位设有导热胶。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带与外护套连接处为圆弧过渡,所述连接带和冷却管连接处为圆弧过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外护套、内护套和绝缘导热垫,实现了在散热型电缆使用时,随着电缆中的导体负载电流产生热量,热量通过内护套传递给绝缘导热垫,通过绝缘导热垫传递给导热橡胶带,通过绝缘导热带将热量传递给导热板,通过导热板将热量传递给钢丝绳,最后通过导热杆将热量导出到冷却管中,从而实现电缆内部温度向外部的传递,同时能够在冷却管中通入冷却液辅助散热,提高电缆整体的散热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鸿安达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鸿安达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2028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猪牛粪污全量施肥机
- 下一篇: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