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设备的冷却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320200735.3 | 申请日: | 202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02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段安康;汤金东;莫其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李倩 |
地址: | 314006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冷却 装置 | ||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冷却装置及电子设备,冷却装置包括散热板、风冷组件和液冷组件,散热板用于对应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发热件的位置处;风冷组件包括风机和导热管,风机设置在导热管上,液冷组件包括液冷管,液冷管内流动有冷却液,导热管和液冷管均与散热板连接,以使导热管和液冷管均可与散热板进行换热;液冷管和导热管之间还设置有换热件,以使液冷管与导热管之间可通过换热件进行换热,实现了在传统的风冷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了液冷方式,大大提高了冷却装置的散热效率,同时,换热件使导热管和液冷管对散热板的换热效率更加均匀,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电子设备的散热效果,有效保证了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冷却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一些电子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在使用过程中,内部的CPU等元器件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通常会在这些发热的元器件附近设置散热系统,以用于尽快排出热量。
传统的应用在笔记本电脑中的散热系统为风冷散热系统,其通过导热件将发热器件的热量进行吸收,然后通过风扇对导热件进行冷却排热。然而,风冷散热的方式散热效果有限,容易导致设备内部热量堆积,甚至会使电子设备出现过热、烧毁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冷却装置及电子设备。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冷却装置,其包括散热板、风冷组件和液冷组件;
所述风冷组件包括导热管和设置在所述导热管上的风机,所述液冷组件包括液冷管,所述液冷管内流动有冷却液,所述导热管和所述液冷管均与所述散热板换热接触;
所述液冷管和所述导热管之间还设置有换热件,以使所述液冷管与所述导热管之间通过所述换热件进行换热。
可选的,所述散热板内具有散热水道,所述液冷管具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散热水道的入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散热水道的排水口连通。
可选的,所述散热板包括板体和多个散热片,所述板体具有内腔,所有所述散热片沿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在所述内腔中,且所有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内腔的腔壁连接;
各所述散热片上均开设有水道孔,各所述散热片上的所述水道孔对应设置,所有所述散热片上的所述水道孔共同形成所述散热水道。
可选的,所述风冷组件还包括导风壳,所述导风壳内形成有导风通道,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导风通道上;
所述导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散热板和所述导风壳连接,并且部分所述导热管延伸至所述导风通道的进风口和/或所述导风通道的出风口的位置处。
可选的,所述换热件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所述液冷管延伸至所述进风口处且与所述换热件连接;
和/或,所述换热件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所述液冷管延伸至所述出风口处且与所述换热件连接。
可选的,所述换热件的内部设置有多条换热流道;
所述液冷管上开设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连通于所述换热流道的换热进口,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于所述换热流道的换热出口。
可选的,所述液冷组件还包括驱动泵,所述驱动泵设置在所述液冷管上,以驱动所述液冷管内的所述冷却液沿所述液冷管的延伸方向流动;
和/或,所述液冷组件还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与所述液冷管连通。
可选的,所述导热管的一部分沿所述散热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贴设在所述散热板的表面上;
和/或,所述风冷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风冷组件分设在所述散热板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2007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避免二次感染的牙科电极
- 下一篇:一种梯级利用气氛炉余热提供热能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