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炉排炉固废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97055.0 | 申请日: | 2023-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00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三维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元瑞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90 | 代理人: | 吴琼 |
地址: | 215337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排炉固废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炉排炉固废处理系统,其包括炉排炉、重整燃烧室、热交换系统和急冷装置。其中炉排炉通过使焚烧区和处理区相对分隔,并通过结构优化对焚烧炉产生的灰渣进行高温处理,减少焚烧后的灰渣中的不可燃的无机物以及部分未燃尽的可燃有机物,同时高温处理后的熔融物还可以回收铁金属和聚合物。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能够大规模处理固废,特别是可处理含水量较大的固废,并且使二噁英等有毒有害物质几乎完全裂解,甚至可以达到二噁英的零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废物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炉排炉固废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生活垃圾的处理要求随着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必将围绕着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实施与开展,尤其是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生活垃圾的资源性开发利用,己经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生活垃圾的来源和组分相当复杂(尤其是垃圾分类不彻底情况下),彻底无害化、减量化难度较高。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多种方法和途径,目前普遍使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包括焚烧和热解气化。
焚烧处理是指在高温条件下,垃圾中的可燃成分与空气中的氧进行化学反应,放出热量,转化成高温的燃烧气和量少而稳定的固体残渣,同时杀灭病毒细菌的方法。优点是能显著地减容、节省填埋场空间,可以进行余热回收利用或发电。焚烧可使垃圾重量减少75%,体积减少90%左右,有效地回收能源。垃圾焚烧技术经过数十年发展,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占据比例逐年增高。与传统的填埋和堆肥相比,垃圾焚烧发电或供热的处理方法能有效地减少垃圾重量和体积(分别减少80%和90%以上),可有效的节省用地。但是传统的垃圾焚烧仍然存在不足。例如,二噁英的排放控制困难,易超标,且焚烧底渣和飞灰易造成二次污染。
近年来,等离子体处理生活垃圾的技术也逐渐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等离子体气化提供的高温能解决传统焚烧中存在的二次污染问题,环保效益很好。然而,等离子体气化熔融技术耗能大,且受等离子体炬功率限制系统处理规模不能过大,且不能很好地对含水量较大的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固体废物处理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在传统的炉排炉基础上改造得到的新型的炉排炉固废处理系统具有固废处理规模大,对含水量较大的生活垃圾不需要特别处理的优点。至少部分地基于此完成了本发明创造。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内容。
一种炉排炉固废处理系统,其包括炉排炉、重整燃烧室、热交换系统和急冷装置,其中:
所述炉排炉包括焚烧区和处理区,其中所述焚烧区包括固废进口、蒸汽出口、第一烟气出口和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具有从所述固废进口倾斜向下的斜面,用于使固废沿所述斜面向下移动的同时进行焚烧,在所述燃烧室的上方设置隔板,所述隔板将燃烧室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所述蒸汽出口,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所述第一烟气出口,所述处理区设置于所述焚烧区下方,且包括熔炉壁、熔池和第一等离子体炬,所述第一等离子体炬设置于所述熔炉壁上;
所述重整燃烧室设置第二等离子体炬,用于处理所述炉排炉产生的烟气,得到重整烟气;
所述热交换系统用于将所述重整烟气的热量交换至循环系统,同时得到降温烟气;
所述急冷装置设置为使所述降温烟气的温度在1秒内急冷至200℃以下。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炉排炉还包括第二烟气出口,其设置于所述处理区的上方,且所述第一烟气出口和所述第二烟气出口在远离所述炉排炉的一端连通形成总出口。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进一步包括进给系统,且其与所述固废进口连接,所述总出口与所述重整燃烧室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处理区的下方设置熔渣出口,所述处理区的上方外侧设置法兰,通过所述法兰能够将所述处理区与所述焚烧区固定连接;且所述处理区的上方内侧具有引导斜面,用于引导灰渣进入所述处理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三维流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三维流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970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
- 下一篇:耐磨抗菌毛巾生产加工用坯布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