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氨酯硬泡节能板材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96138.8 | 申请日: | 202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56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虎;刘宏伟;苏醒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凯凯建筑节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02 | 分类号: | B29C44/02;B29C44/58;B29L7/00;B29K7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1 | 代理人: | 赖忠辉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节能 板材 成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氨酯硬泡节能板材成型装置,属于聚氨酯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成型模具,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晃动机构,所述成型模具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晃动机构包括四个滚轮、两个滑块和两个通槽,所述通槽开设在底板的内部,解决了现有的聚氨酯硬泡节能板材成型模具不具备可以轻松晃动的结构,在将混合好的预聚体倒入模具内部后,由于预聚体较为粘稠,内部会存在气泡无法自主排出,为了避免影响聚氨酯硬泡节能板材成型质量,需要借助工具缓慢搅拌排出预聚体内部的气泡,后续还需要对工具进行清洁,步骤较为麻烦,影响工作效率,从而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氨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氨酯硬泡节能板材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聚氨酯全名为聚氨基甲酸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聚氨酯有聚酯型和聚醚型二大类,他们可制成聚氨酯塑料、聚氨酯纤维、聚氨酯橡胶及弹性体,硬质聚氨酯塑料质轻、隔音、绝热性能优越、耐化学药品,电性能好,易加工,吸水率低,它主要用于建筑、汽车、航空工业、保温隔热的结构材料,在对聚氨酯硬泡节能板材的成型加工方分为预聚体法、半预聚体法和一步发泡法,其中预聚体法加工是将白料和黑料先制成预聚体,然后在预聚体中加入水、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其他添加剂等在高速搅拌下混合进行发泡,倒入模具中,固化后在一定温度下熟化即可,现有的聚氨酯硬泡节能板材成型模具不具备可以轻松晃动的结构,在将混合好的预聚体倒入模具内部后,由于预聚体较为粘稠,内部会存在气泡无法自主排出,为了避免影响聚氨酯硬泡节能板材成型质量,需要借助工具缓慢搅拌排出预聚体内部的气泡,后续还需要对工具进行清洁,步骤较为麻烦,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氨酯硬泡节能板材成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聚氨酯硬泡节能板材成型模具不具备可以轻松晃动的结构,在将混合好的预聚体倒入模具内部后,由于预聚体较为粘稠,内部会存在气泡无法自主排出,为了避免影响聚氨酯硬泡节能板材成型质量,需要借助工具缓慢搅拌排出预聚体内部的气泡,后续还需要对工具进行清洁,步骤较为麻烦,影响工作效率,从而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聚氨酯硬泡节能板材成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成型模具,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晃动机构,所述成型模具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
所述晃动机构包括四个滚轮、两个滑块和两个通槽,所述通槽开设在底板的内部,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通槽的内部,所述滑块的顶部与成型模具的底部固定连接。
为了达到方便滚轮转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氨酯硬泡节能板材成型装置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转架,所述滚轮转动连接在转架的内部,所述滚轮的表面与成型模具的底部接触。
为了达到将密封盖与成型模具转动连接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氨酯硬泡节能板材成型装置优选的,所述成型模具后侧的两侧均设置有阻尼合页,所述密封盖与成型模具的连接处通过阻尼合页转动连接。
为了达到对密封盖限位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氨酯硬泡节能板材成型装置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成型模具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底部穿过第一限位块且与第二限位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限位柱的表面固定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底部与第一限位块的顶部接触。
为了达到方便拧动限位柱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氨酯硬泡节能板材成型装置优选的,所述限位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拧柱,所述拧柱的数量为四个。
为了达到方便排出成型模具内部空气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氨酯硬泡节能板材成型装置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排气阀。
为了达到方便拉动密封盖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氨酯硬泡节能板材成型装置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手,所述成型模具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提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凯凯建筑节能有限公司,未经滁州凯凯建筑节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961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显示屏、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的主钢丝绳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