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铜板加工的两侧热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84061.2 | 申请日: | 2023-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35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曹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卓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26 | 分类号: | B21B1/26;B21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联科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88 | 代理人: | 孙小敏 |
地址: | 2141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铜板 加工 两侧 热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铜板加工的两侧热轧装置,包括底座和顶盖,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杆体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伸缩气缸带动固定环向内侧收缩,并带动顶盖顶部的第一电机以及第二转动轴和第二轧辊向内侧移动,第二转动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推动滑动块带动第二转动轴的另一端向内侧移动,实现第二轧辊两端的同步移动,随后通过两侧的第二轧辊对铜锭的两侧进行轧制,保证两侧的轧制力平衡,保证铜板的厚度均匀,保证铜板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铜板加工的两侧热轧装置。
背景技术
铜板带是一种有色金属材料,其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航空、航天、船舶、冶金、交通、纺织、建筑等国民经济各领域,采用半连续铸造生产铜板带的工艺流程为:铸锭加热→热轧→铣面→粗轧→切边→钟罩炉退火→表面清洗(中间清洗)→精轧→表面清洗(成品清洗)→剪切→包装→入库。
铜锭在热轧成铜板时需采用热轧机进行轧制,然而热轧过程中铜板两侧压力控制不便,一旦两侧的轧制力失衡,会造成铜板厚度产生偏差,影响铜板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铜板加工的两侧热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铜板加工的两侧热轧装置,包括底座和顶盖,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杆体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轧辊,所述底座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滑动块,所述顶盖的顶部内壁中部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右侧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的顶部中部前后侧均设置有输送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顶盖的顶部左右侧均设置有滑动槽,所述第二转动轴的顶部外侧滑动在滑动槽的中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在滑动块顶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与第一转动轴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轧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侧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三转动轴的外侧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均通过皮带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伸缩气缸带动固定环向内侧收缩,并带动顶盖顶部的第一电机以及第二转动轴和第二轧辊向内侧移动,第二转动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推动滑动块带动第二转动轴的另一端向内侧移动,实现第二轧辊两端的同步移动,随后通过两侧的第二轧辊对铜锭的两侧进行轧制,保证两侧的轧制力平衡,保证铜板的厚度均匀,保证铜板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铜板加工的两侧热轧装置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卓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卓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840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材卷料压平用平整度检测结构
- 下一篇:一种抗菌针织内衣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