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泥混凝土收缩监测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77237.1 | 申请日: | 2023-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96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郑顺祥;胡伟;魏永新;张超;范雄安;田应辉;何瑞良;李怀宝;陈志刚;石妍;李家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G01B11/16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杨宣仙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混凝土 收缩 监测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泥混凝土收缩监测试验装置。所述试验装置包括成型模具、架设在成型模具上方的测量架和两个标靶,在成型模具的底板上设有两块装架挡板,两块装架挡板对称设置在成型模具两侧,并在每块装架挡板上设有卡槽;所述测量架为门型框架,且测量架通过其两竖向支撑杆对应插接在两装架挡板上的卡槽内,在测量架的水平杆上设有水平仪和两组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通过磁铁构件固定在水平杆上;两个标靶插入成型模具内,且位于两组位移传感器之间。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便捷,受外界影响较小,监测的收缩量误差小、更精确,此外监测部分的水平杆可收缩,搭配混凝土和砂浆的成型模具,可测量其对应的收缩量,装置的可用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与砂浆试验装置,具体是一种水泥混凝土收缩监测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上主要的建筑材料,它原材料丰富、价格低、抗压强度高,但抗拉强度低、极限拉伸变形小,在施工和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裂缝,特别是在浇筑完成的前几天,由于环境温度变化以及自身沉降等导致混凝土体积收缩变形。混凝土的裂缝一旦产生,就会失去抵御有害介质侵袭的第一道防线,加剧钢筋的锈蚀和混凝土的碳化、离子侵蚀、冻融破坏等程度,进而大大削减混凝土结构的寿命,影响结构的正常功能使用,甚至降低承载力致使结构失效。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收缩也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因素,开展混凝土收缩试验对分析开裂机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便于采取合理恰当的措施以减小或预防混凝土开裂,确保结构安全稳定运行。
目前混凝土收缩试验采用的多为非接触的方法,通过在成型模具边上架上高精度传感器来监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但因成型模具和测量设备不是一体化,高精度传感器在受到外界因素干扰(例如实验人员从测试仪器边上走动有风、开始测量时无法保证高精度传感器位置放置是否水平等)时,测量的数值误差较大,对分析混凝土收缩变形数据造成干扰。此外,测量混凝土收缩的装置不能适用于砂浆收缩的测量,致使测量装置的单一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混凝土收缩监测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可以用于监测混凝土与砂浆的收缩自收缩与干燥收缩,做到一套模具多种使用功能,使模具使用率达到最优;在测量混凝土与砂浆试块的收缩变形量可以避免因外界因素干扰带来的测量误差。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泥混凝土收缩监测试验装置,所述试验装置包括混凝土成型模具、架设在成型模具上方的测量架和两个标靶,在成型模具的底板上设有装架挡板,所述装架挡板设有两块,对称设置在成型模具两侧面成型挡板的两侧,并在每块装架挡板上设有卡槽;所述测量架为门型框架,且测量架通过其两竖向支撑杆对应插接在两装架挡板上的卡槽内,在测量架的水平杆上设有水平仪和两组位移传感器,所述水平仪设置在测量架水平杆的中部,两组位移传感器分别通过磁铁构件固定在水平杆上;所述两个标靶在成型模具内浇筑混凝土或砂浆后插入成型模具内,且两个标靶均位于两组位移传感器之间,每个位移传感器与其相邻的标靶之间的距离在该位移传感器的量程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位移传感器为激光高精度位移传感器,每个位移传感器的激光光束打在与其相邻的标靶上。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成型模具包括底板、两侧的成型挡板和置于两成型挡板之间的至少两块成型固定板,所述两个装架挡板分别置于两侧的成型挡板外侧,并与对应侧成型挡板的外壁紧贴;在底板的一侧临近边缘的位置固定设有底板端部挡块,其中一侧的装架挡板置于底板端部挡块内侧,另一侧的成型挡板和装架挡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锁紧。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竖向支撑杆为伸缩式支撑杆,包括多节上粗下细的套杆,每节杆的上端开有小孔并带有弹簧卡扣,按下卡扣即可完成伸缩柱的伸长和缩短,且每节套杆都设有刻度值,刻度的起始位置和长度均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772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可调式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结构的吊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