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端口断路器的铜排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76235.0 | 申请日: | 2023-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57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实丹;陈志鹏;马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维通利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8 | 分类号: | H01H71/08;H01H7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吴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4 | 代理人: | 王莉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口 断路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端口断路器的铜排,包括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第二铜排关于第一铜排左右对称设有两组,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一端外侧卡设有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内侧均开设有多个定位槽,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之间开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第二铜排设置成Z型铜排,且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的长度相同,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一端外侧卡设有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使得便于对多个铜排进行并列固定处理,定位稳定性高,拆装方便快捷,提高了铜排使用的安全性,而且能够实现对铜排外侧无伤连接固定处理,制作成本低廉,便于加工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铜排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双端口断路器的铜排。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其中断路器的内部安装有铜排起到输送电流等作用。目前的断路器铜排在固定的过程中仅对其两侧进行固定,单个铜排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出现折弯等现象。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921819482.8的断路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端口断路器的铜排,包括第一铜排,通过中空槽、中空套、连接杆和第二螺栓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更好的对第一铜排、第二铜排和第三铜排进行固定,从而解决了在对第一铜排、第二铜排和第三铜排进行固定的过程中能对其两侧进行固定,使得第一铜排、第二铜排和第三铜排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出现折弯等现象,进而影响到第一铜排、第二铜排和第三铜排的正常使用,提高了对第一铜排、第二铜排和第三铜排的稳定性。但是,多个铜排并列固定的稳定性一般,拆装操作不便,而且需要对铜排外侧进行打孔或焊接,制作成本高,不便于进行加工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端口断路器的铜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个铜排并列固定的稳定性一般,拆装操作不便,而且需要对铜排外侧进行打孔或焊接,制作成本高,不便于进行加工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端口断路器的铜排,包括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所述第二铜排关于第一铜排左右对称设有两组,所述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一端外侧卡设有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所述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内侧均开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之间开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铜排设置成Z型铜排,且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一端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另一端均开设有第二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内壁安装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内壁安装有防滑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座一端两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第二定位座一端两侧安装有卡接凸起,且卡接凸起与卡接槽配合卡设。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设置成螺纹孔,且定位孔和螺钉螺纹连接设有多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一端外侧卡设有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使得便于对多个铜排进行并列固定处理,定位稳定性高,拆装方便快捷,提高了铜排使用的安全性,而且能够实现对铜排外侧无伤连接固定处理,制作成本低廉,便于加工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之间开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第一定位座一端两侧开设有卡接槽,第二定位座一端两侧安装有卡接凸起,且卡接凸起与卡接槽配合卡设,便于提高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之间连接固定的稳定性,而且拆装方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维通利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维通利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762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