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护型滴定管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75408.7 | 申请日: | 202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96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车晓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公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18 | 分类号: | G01N31/1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43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 滴定管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机分析精密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防护型滴定管。所述的防护型滴定管:包括滴定管本体,滴定管本体上设置有保护帽,保护帽上设置有平衡孔;滴定管本体上端设置有暂存液泡,下端依次设置有第一旋塞套和第二旋塞套;第一旋塞套内有第一旋塞体,第一旋塞体内部设置有出液孔、流出通道、第一插销孔,流出通道的一端与暂存液泡连接,另一端与大气连接;第一旋塞体连接第一手柄;第二旋塞套内有第二旋塞体,第二旋塞体内部设置有滴定孔和第二插销孔,第二旋塞体连接第二手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护型滴定管,滴定管设置有暂存液泡、两重旋塞体、保护帽,滴定管不易漏液,无污染,无浪费,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机分析精密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防护型滴定管。
背景技术
滴定管是一种精密仪器,在无机分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至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分析检测项目的仲裁分析方法中,利用滴定管进行分析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分析的样品和产品的合格率。根据分析样品的酸碱性,滴定管分为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其中酸式滴定管主要用于量取酸性溶液或强氧化性液体。而现有的酸式滴定管均是采用上下一样的圆筒形,通过玻璃活塞控制其分析溶液的滴入,其中玻璃活塞的润滑性很重要,其润滑性均是通过在玻璃活塞上涂抹凡士林来调节的,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涂抹过多的凡士林将会导致玻璃活塞上的滴孔堵赛,涂抹少了变回很快失效。现有的酸式滴定管中的溶液较少时,采用以上滴定管较为好用,滴定管也不会出现漏液的问题,但是当滴定溶液较多的时候,玻璃活塞较为润滑的情况下,漏液现象较为严重,甚至较多的滴定溶液,在重力作用下会将玻璃活塞冲掉,导致大量溶液泄露,造成浪费严重,安全难以保证。
CN202583150U公开了一种防漏水酸式滴定管,该滴定管包括本体,本体的下部设置有旋塞套,旋塞套内设置有旋塞,旋塞包括塞体和手柄,所述塞体上设置有孔,孔露出旋塞套,孔的内壁设置内螺纹,孔内设置杆部,杆部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塞体上设置有垫片,垫片位于孔与旋塞套之间,虽然此滴定管的塞体不会掉落,但是当滴定管内的溶液较多的时候,在重力作用下,仍旧比较溶液漏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防护型滴定管,滴定管设置有暂存液泡、两重旋塞体、保护帽,滴定管不易漏液,无污染,无浪费,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防护型滴定管:包括滴定管本体,滴定管本体上设置有保护帽,保护帽上设置有平衡孔;滴定管本体上端设置有暂存液泡,下端依次设置有第一旋塞套和第二旋塞套;第一旋塞套内有第一旋塞体,第一旋塞体内部设置有出液孔、流出通道、第一插销孔,流出通道的一端与暂存液泡连接,另一端与大气连接;第一旋塞体连接第一手柄;第二旋塞套内有第二旋塞体,第二旋塞体内部设置有滴定孔和第二插销孔,第二旋塞体连接第二手柄。所述的流出通道的进口截面与出液孔呈垂直分布,且进口为一面开通,流出通道的出口在“T型”的垂直部位。所述的保护帽的材质为玻璃材料、塑料材料或橡胶材料,其波长在400-800nm可见光的透光率为80%以上。所述保护帽的总长度为1-10cm,保护帽为上粗下细的圆柱型,上端长度为1-5cm,下端长度为0.2-5cm;所述的平衡孔直径为0.06-1.54mm,位置位于保护帽上端圆柱部分距离上顶部0.5-4cm处。
优选的,流出通道出口处设置有橡胶管,橡胶管上设置有止水夹。
优选的,第一旋塞体呈T型,其水平位置的形状为圆柱形。第一旋塞套与第一旋塞体之间,第二旋塞套与第二旋塞体之间,均涂抹凡士林润滑。
优选的,第一插销孔上设置有第一插销,第一插销孔的内部可设置螺纹也可不设置。
优选的,第一插销与第一旋塞套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
优选的,第二旋塞体呈梯形。
优选的,第二插销孔上设置有第二插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公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公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754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