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观察瓣膜假体开合状态的预检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320170604.5 | 申请日: | 2023-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34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樊航乐;侯禅;刘明;谢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易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A61F2/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观察 瓣膜 假体开合 状态 预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观察瓣膜假体开合状态的预检装置,包括观测腔体、装载腔体、供压件以及连接管;观测腔体上设有进液口和第一安装口,装载腔体上设有第二安装口,第一安装口与第二安装口相连通,以使得观测腔体与装载腔体相连接,第二安装口用于直接或间接安装瓣膜假体,瓣膜假体的进液端处于装载腔体内且出液端处于观测腔体内;供压件与装载腔体连通,用于向装载腔体内的检测液提供压力,进而使检测液从装载腔体通过瓣膜假体流入观测腔体;观测腔体还通过连接管与装载腔体连通,连接管用于使观测腔体内的检测液流入装载腔体内。本实用新型能方便快捷观察瓣膜假体中缝制后瓣叶的开合状态,以初步验证设计过程中瓣叶裁剪缝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观察瓣膜假体开合状态的预检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脏瓣膜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其发病率越来越高,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逐渐成为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有效方法。人工心脏瓣膜根据使用材料分为机械瓣和生物瓣,机械瓣由金属材料和合成材料制成,生物瓣全部或部分由生物组织制成。由于生物瓣模拟天然瓣膜力学特性,因此生物瓣具有优越的血液流动性能,且无需终身抗凝,能避免抗凝相关并发症,并且抗感染力强,术后不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从而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生物瓣已被广泛用于需要进行瓣膜置换的患者。
生物瓣包括瓣膜支架,瓣膜支架上设有多个瓣叶,生物瓣的瓣叶通常使用猪主动脉瓣和牛心包裁剪缝制而成,生物瓣的瓣叶开合状态对人工心脏瓣膜的功效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生物瓣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对生物瓣的瓣叶开合状态进行检测和验证。
但是现有的观察瓣膜假体开合状态的装置,一方面需要多个瓣膜假体安装在一个装置内,需要相互配合以使整个装置的液体形成一个循环并完成测试,因此装置的结构较复杂,且检测过程繁琐,另一方面装置中各瓣膜假体的安装工序复杂,安装不简便。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能够简易安装瓣膜假体,且方便观察瓣膜假体开合状态的预检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观察瓣膜假体开合状态的预检装置,能方便快捷地观察瓣膜假体中缝制后瓣叶的开合状态,以初步验证设计过程中瓣叶裁剪缝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观察瓣膜假体开合状态的预检装置,包括观测腔体、装载腔体、供压件以及连接管;
所述观测腔体上设有进液口和第一安装口,所述装载腔体上设有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安装口与第二安装口相连通,以使得所述观测腔体与所述装载腔体相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口用于直接或间接安装瓣膜假体,所述瓣膜假体的进液端处于所述装载腔体内且出液端处于观测腔体内;
所述供压件与所述装载腔体连通,用于向所述装载腔体内的检测液提供压力,进而使检测液从所述装载腔体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口与第二安装口的连通口流入所述观测腔体;
所述观测腔体还通过连接管与装载腔体连通,所述连接管用于使观测腔体内的检测液流入装载腔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供压件的供压口、所述第二安装口以及所述第一安装口沿同一轴向设置,使得所述供压口的供压方向与所述瓣膜假体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观测腔体上设有观测部,所述观测部为透明设置,所述观测部与所述第一安装口分别位于所述观测腔体相对的两侧,所述观测部用于观测所述第一安装口;
或者,所述观测腔体为透明设置;
或者,所述观测腔体和装载腔体均为透明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观测腔体呈方形结构,所述装载腔体呈空心的圆柱形结构,所述装载腔体沿圆柱形结构的轴向方向与所述观测腔体的侧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易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易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706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