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面柔性线路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70070.6 | 申请日: | 2023-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612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汇一宏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陈明 |
地址: | 51909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柔性 线路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柔性线路板结构,包括绝缘基膜、接地线路和抗裂弯折部,绝缘基膜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分隔功能区,第一分隔功能区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二分隔功能区,绝缘基膜的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第三分隔功能区,接地线路安装于第三分隔功能区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抗裂弯折部和金属加固丝等,使得柔性电路板优化了自身的结构,通过在用于弯折的鹅颈处的第二分隔功能区设置抗裂弯折部,提升了折弯处的抗断裂效果,且通过将抗裂弯折部设置为材质为硅胶的柔性抗裂片和材质为锡铅合金的金属加固丝构成的双重柔性加固结构,较之单一的加固结构、其抗裂性能更好,有利于延长柔性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面柔性线路板结构。
背景技术
柔性线路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它可以自由弯曲、卷绕和折叠,可依照空间布局要求任意安排,双面柔性线路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柔性线路板结构,其通过在绝缘基膜的两面各有一层蚀刻制成的导电图形,从而达到元器件装配和导线连接的一体化,但是,双面柔性线路板结构具体利用时还是存在一些缺陷。
双面柔性线路板结构通常需要对鹅颈处进行弯折操作,考虑到常规绝缘基膜弯折处的柔韧性差,易发生折断的情况,实用性低下;双面柔性线路板结构的功能性差,其上的电子元件热损耗严重、散热效果不好,再有,绝缘基膜的抗静电性能低下,易产生静电场、造成静电损害,并且,它普遍也不带有接地线路,不易将产生的静电导出,这会影响到绝缘基膜上的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柔性线路板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柔性线路板结构,包括绝缘基膜、接地线路和抗裂弯折部,所述绝缘基膜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分隔功能区,所述第一分隔功能区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二分隔功能区,所述绝缘基膜的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第三分隔功能区,所述接地线路安装于第三分隔功能区上,所述抗裂弯折部设置于第一分隔功能区和第二分隔功能区之间,所述绝缘基膜侧壁的内部设置有聚酯薄膜基层,所述聚酯薄膜基层的一侧涂覆有第一抗静电UV涂层,所述聚酯薄膜基层的另一侧涂覆有第二抗静电UV涂层。
优选的,所述绝缘基膜的两侧皆均匀覆盖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材质为柔性石墨,提升了柔性电路板的导热散热效果,减轻了热损耗。
优选的,所述抗裂弯折部靠近绝缘基膜的一侧均匀设置有金属加固丝,所述金属加固丝的材质为锡铅合金,提升了柔性电路板折叠卷绕时的抗裂抗断效果。
优选的,所述抗裂弯折部远离绝缘基膜的一侧设置有柔性抗裂片,所述柔性抗裂片的材质为硅胶,使其优化了抗裂性能,有利于延长柔性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和绝缘基膜之间填充有导热胶,提升了散热片的牢固性能。
优选的,所述第一分隔功能区和第二分隔功能区上皆设置有信号电路和电子元件,使其优化了柔性电路板的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双面柔性线路板结构通过安装有抗裂弯折部和金属加固丝等,使得柔性电路板优化了自身的结构,通过在用于弯折的鹅颈处的第二分隔功能区设置抗裂弯折部,提升了折弯处的抗断裂效果,且通过将抗裂弯折部设置为材质为硅胶的柔性抗裂片和材质为锡铅合金的金属加固丝构成的双重柔性加固结构,较之单一的加固结构、其抗裂性能更好,有利于延长柔性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2)、该双面柔性线路板结构通过安装有第一抗静电UV涂层和第二抗静电UV涂层等,使得柔性电路板优化了自身的性能,一方面通过在绝缘基膜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抗静电UV涂层和第二抗静电UV涂层,提升了柔性电路板的抗静电效果,减轻了形成静电场的情况,减轻了静电危害,另一方面通过在绝缘基膜两侧的电路结构上皆覆盖有材质为柔性石墨的散热片,提升了柔性电路板的导热散热效果,减轻了热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汇一宏光电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汇一宏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700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芯片六轴传感器及其加速度计
- 下一篇:一种文件转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