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承式连跨索拱屋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67489.6 | 申请日: | 202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38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辉;舒绍云;敖晓钦;余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7/14 | 分类号: | E04B7/14;E04B7/12;E04B1/34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陶洪 |
地址: | 43007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承式连跨索拱屋盖 结构 | ||
一种上承式连跨索拱屋盖结构,涉及建筑领域。上承式连跨索拱屋盖结构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索拱结构,每个索拱结构均包括多根平行布置的拱形梁、多根柱间系杆及多根支柱,每根拱形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支柱的顶端连接,两根相邻拱形梁两端连接的支柱之间分别连接有柱间系杆;每个索拱结构的各根拱形梁一端均与相邻索拱结构的对应拱形梁一端分别连接同一支柱的相对两侧,每个索拱结构的各根拱形梁顶部均与相邻索拱结构的对应拱形梁顶部之间连接有钢索。本申请提供的上承式连跨索拱屋盖结构能够显著提高屋盖结构中拱形梁的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并提高拱形梁的跨度和减小拱形梁的截面,提升屋盖下部净空并显著减小屋盖结构的水平推力和支柱截面。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承式连跨索拱屋盖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钢结构在大跨屋盖结构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拱形屋盖结构中钢结构更具有明显有优势。目前常见的钢结构索拱结构一般将钢索布置于拱的下方,这种布置方式在一些对结构净高要求高或整体效果要求简洁的工程中不太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承式连跨索拱屋盖结构,其能够显著提高屋盖结构中拱形梁的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并在荷载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拱形梁的跨度和减小拱形梁的截面,同时可以提升屋盖下部净空并显著减小屋盖结构的水平推力和支柱截面。
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上承式连跨索拱屋盖结构,其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索拱结构,每个索拱结构均包括多根平行布置的拱形梁、多根柱间系杆及多根支柱,每根拱形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支柱的顶端连接,两根相邻拱形梁两端连接的支柱之间分别连接有柱间系杆;每个索拱结构的各根拱形梁一端均与相邻索拱结构的对应拱形梁一端分别连接同一支柱的相对两侧,每个索拱结构的各根拱形梁顶部均与相邻索拱结构的对应拱形梁顶部之间连接有钢索。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每个索拱结构的两根相邻拱形梁之间分别连接有多根撑杆。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每个索拱结构的两根相邻拱形梁之间连接的多根撑杆依次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每根支柱的底部连接有基础。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每根拱形梁的顶部设有索锚,每个索拱结构的各根拱形梁的索锚均与相邻索拱结构的对应拱形梁的索锚之间通过钢索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两个相邻索拱结构的各根拱形梁连接的同一支柱的横截面从上至下逐渐减少。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每个索拱结构的各根拱形梁均与相邻索拱结构的对应拱形梁位于同一个平面。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上承式连跨索拱屋盖结构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索拱结构,每个索拱结构均包括多根平行布置的拱形梁、多根柱间系杆及多根支柱,每根拱形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支柱的顶端连接,两根相邻拱形梁两端连接的支柱之间分别连接有柱间系杆;每个索拱结构的各根拱形梁一端均与相邻索拱结构的对应拱形梁一端分别连接同一支柱的相对两侧,每个索拱结构的各根拱形梁顶部均与相邻索拱结构的对应拱形梁顶部之间连接有钢索。本申请提供的上承式连跨索拱屋盖结构能够显著提高屋盖结构中拱形梁的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并在荷载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拱形梁的跨度或减小拱形梁的截面,同时设置钢索在两个相邻拱形梁顶部之间张拉形成拉压平衡,一方面可以提升屋盖下部净空,另一方面可以显著减小屋盖结构的水平推力来减小支柱的截面以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上承式连跨索拱屋盖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674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臭水体底泥中恶臭污染物的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轮子拆卸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