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极组件和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63909.3 | 申请日: | 2023-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50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谢继春;杨章应;唐钰琦;徐腾飞;卫志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50/46;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丽;黄健 |
地址: | 5191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组件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极组件和电池。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和隔膜,其中:所述第一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集流体的表面的第一活性物质层和第一胶层,所述第一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的至少一侧;所述隔膜包括基材层和第二胶层,所述第二胶层设置在所述基材层的至少部分表面,并且所述第二胶层与所述第一胶层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极组件有助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体积能量密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极组件和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电池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电池的安全性是用户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现有技术中,特别是对于叠片式电池而言,通常将隔膜沿其长度方向上以“Z”字形折叠,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分别交替插入隔膜的每一夹层形成叠芯,即隔膜位于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常规“Z”字形叠芯的体积能量密度相对较低,而且,当叠芯受到外力挤压、撞击或磕碰时,容易发生极片与隔膜相对移动、隔膜翻折等问题,导致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相互接触,引起电池短路甚至起火燃烧,安全性有待提高。
因此,如何提高电池体积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持续关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极组件,用于提高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电极组件,具备较好的体积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和隔膜,其中:
所述第一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集流体的表面的第一活性物质层和第一胶层,所述第一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的至少一侧;
所述隔膜包括基材层和第二胶层,所述第二胶层设置在所述基材层的至少部分表面,所述第二胶层与所述第一胶层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胶层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的四周。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胶层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的厚度。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连接形成的连接区域的长度为0.5-5mm。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极片的端面与所述隔膜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
或,所述第一极片的端面与所述隔膜的截面位于同一平面。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胶层的端面与所述基材层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之间的粘结力为m,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与隔膜之间的粘结力为n,m>n。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第二极片,所述第二极片设置在所述隔膜远离第一极片的一侧。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极片与所述第二胶层的至少部分表面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极片为正极极片,所述第二极片为负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胶层的端面或截面位于同一平面。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电极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至少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极组件,通过在第一极片和隔膜上分别设置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并将二者连接,能够有效节省隔膜“Z”字形折叠造成的电极组件体积变大的问题,进而提高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同时,连接的第一极片和隔膜也有助于避免第一极片与隔膜发生相对移动以及隔膜翻折等问题,进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极组件有助于提高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639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术室消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公路路基路面平整度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