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炉气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49394.1 | 申请日: | 202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33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茂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3G5/44;F23G5/50;F23J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朱青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气冷却器,包括炉头清灰斗、炉中清灰斗和炉尾清灰斗,炉头清灰斗和炉中清灰斗间通过第一冷却风管连接,炉中清灰斗和所述炉尾清灰斗间通过第二冷却风管连接;第一冷却风管和第二冷却风管形成M型风管;炉头清灰斗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连接焚烧炉的炉气排出口,炉尾清灰斗上设有出气口。本实用新型的炉气冷却器代替了传统的余热锅炉,相对于余热锅炉,炉气冷却器不受压力容器强检规定限制,避免产线停产检验;且M型的风管不仅延长了炉气的通过路径,提高了对炉气的冷却效率,且也便于炉气沿着M型风管的坡度流向炉头、炉中、炉尾三个清灰斗,有效避免炉灰堵塞管道造成的停产,保证产线的长时间有效运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炉气冷却器。
背景技术
目前焦化脱硫泡沫及脱硫废液制酸技术,主要是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对脱硫泡沫和脱硫废液进行浓缩,然后送到焚烧炉工段进行焚烧,产生的富含二氧化硫尾气,经过余热锅炉回收热量产生中压蒸汽后,经过净化、干燥、转换、吸收、尾气处理等工序后,生产成品硫酸。目前此工艺过程中的余热锅炉,主要采用火管锅炉,热能回收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由于余热锅炉是压力容器,因此锅炉需要每年进行停炉检查。而整套焦化制酸装置检修周期是按照转化催化剂5-8年寿命进行。余热锅炉强检周期与整套设备检修周期严重不符,每次停产检验锅炉,就会造成数百万元的损失。另外一方面是由于焦化脱硫中含有较高的金属阳离子杂质,在火管余热锅炉回收时,炉气温度降低后,在炉管内金属阳离子形成炉灰堵塞管道,造成整套工艺设备停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炉气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炉气冷却器,包括炉头清灰斗、炉中清灰斗和炉尾清灰斗,所述炉头清灰斗底端设有炉头出口,所述炉中清灰斗底端设有炉中出口,所述炉尾清灰斗底端设有炉尾出口;
所述炉头清灰斗和所述炉中清灰斗间通过第一冷却风管连接,所述炉中清灰斗和所述炉尾清灰斗间通过第二冷却风管连接;所述第一冷却风管和所述第二冷却风管形成M型风管;
所述炉头清灰斗内设有耐高温内衬,所述炉头清灰斗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焚烧炉的炉气排出口,所述炉尾清灰斗上设有出气口,所述炉头清灰斗、炉中清灰斗和所述炉尾清灰斗的下部均为漏斗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风管和所述第二冷却风管形成M型风管;
所述第一冷却风管包括第一V型管、炉头连接管、第一中间连接管和第一炉中连接管,所述炉头连接管竖直连接炉头清灰斗,所述第一V型管分别连接炉头连接管另一端和第一中间连接管一端,所述第一中间连接管另一端通过第一炉中连接管连接炉中清灰斗;
所述第二冷却风管包括第二V型管、炉尾连接管、第二中间连接管和第二炉中连接管,所述炉尾连接管竖直连接炉尾清灰斗,所述第二V型管分别连接炉尾连接管另一端和第二中间连接管一端,所述第二中间连接管另一端通过第二炉中连接管连接炉中清灰斗。
所述第一炉中连接管倾斜设置,且第一炉中连接管与所述第一中间连接管连接的一端高于第一炉中连接管与所述炉中清灰斗连接的一端;
所述第二炉中连接管倾斜设置,且第二炉中连接管与所述第二中间连接管连接的一端高于第二炉中连接管与所述炉中清灰斗连接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V型管上和所述第二V型管上均设置有清理孔,所述炉头清灰斗和所述炉尾清灰斗上均设置人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M型风管内壁采用抛光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耐高温内衬为铝酸盐耐热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茂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茂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493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