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接口连接结构与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43165.9 | 申请日: | 202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67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梓幸;罗艳;黄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宇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502;H01R13/629;H01R1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茵 |
地址: | 20120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接口 连接 结构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水接口连接结构与电子设备,其中,防水接口连接结构,包括:可拉伸基底层、可拉伸导体线路、第一封装层、柔性线路板与第二封装层;可拉伸导体线路设置于可拉伸基底层上;第一封装层铺设于可拉伸基底层和可拉伸导体线路上,且第一封装层上设置有通孔;柔性线路板设置于第一封装层上,且通过接触垫与可拉伸导体线路电连接;第二封装层铺设于柔性线路板和第一封装层上,用于将柔性线路板固定于第一封装层和第二封装层之间。通过采用柔性电路板连接可拉伸导体线路和信号采集设置,使得第二封装层上不会产生凸起,柔性电路板不易与可拉伸导体线路相对滑动,使得整体具有稳定的防水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运动传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接口连接结构与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可拉伸的柔性传感器在穿戴式健康检测设备、软体机器人和电子柔性皮肤等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常而言,柔性传感器的柔性部分需要与基于PCB的信号采集模块进行电连接以实现信号传输,也即柔性传感器需要具备一种接口结构以实现与硬件的软硬结合。
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的柔性传感器的接口结构侧视示意图;现有技术中,柔性传感器通常是由底层、可拉伸感应层以及封装层组成;应用于柔性传感器的接口结构通常是将电极的一端埋设至柔性传感器的封装层与可拉伸感应层之间,以使得可拉伸感应层与电极实现电连接,再通过将电极的另一端连接至信号采集模块,即可通过信号采集模块获取柔性传感器的电信号。而由于柔性传感器需要靠自身的形变来检测应变,因此在柔性传感器接口位置发生形变时,偏刚性的电极可能会与柔性传感器的可拉伸感应层产生相对滑动而导致接触不良。
并且,如图2所述,图2为现有的柔性传感器的接口结构正视示意图,在电极与可拉伸感应层的连接位置,电极本身的厚度会导致柔性传感器在埋设电极的区域产生凸起,使得柔性传感器在受压时压力容易因为上述凸起被施加到电极与可拉伸感应层之间接触的部位而导致可拉伸感应层损坏。
同时,由于存在上述原因,在柔性传感器受到压力形变时,现有的接口结构的防水性能会下降,存在进水的风险。而随着柔性传感器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其面临的使用情况也愈发复杂;例如,将可拉伸感应层应用至可穿戴式运动检测终端,则需要满足用户涉及的各类运动场景所面临的工况要求;例如在跑步运动的场景下,可拉伸感应结构需要在因穿戴者出汗而浸湿的情况下保持正常工作;又如在游泳运动的场景下,需要能够在一定水压下保持正常工作;再如在可穿戴的智能衣物上,需要满足可拉伸感应结构能够随衣物一同通过洗衣机进行水洗而不损坏。但由于现有技术的接口结构在柔性传感器形变时无法实现防水,因此给柔性传感器在可穿戴设备上的实际应用带来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接口连接结构与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的柔性传感器的接口结构在柔性传感器受压力形变时容易接触不良和损坏导致防水性能下降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防水接口连接结构,包括:
可拉伸基底层;
可拉伸导体线路,所述可拉伸导体线路设置于所述可拉伸基底层上;
第一封装层,所述第一封装层铺设于所述可拉伸基底层和可拉伸导体线路上,用于将所述可拉伸导体线路固定于所述可拉伸基底层上,且所述第一封装层上设置有通孔;
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封装层上,且所述柔性线路板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可拉伸导体线路电连接的接触垫,所述接触垫对应于所述通孔的位置设置;
第二封装层,所述第二封装层铺设于所述柔性线路板和第一封装层上,用于将所述柔性线路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封装层和第二封装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封装层包覆所述柔性线路板和第一封装层的顶面和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封装层为热熔胶膜。
进一步地,所述可拉伸导体线路包括多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宇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宇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431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框架
- 下一篇:一种夹持电动翻转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