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等离子体弧粉体制备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41804.8 | 申请日: | 202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68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生;陈应红;黄猛;肖发全;陈火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8 | 分类号: | B01J19/08;B2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体 体制 设备 | ||
1.一种等离子体弧粉体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卸料机构(1)、反应器(2)、正电极(3A)以及负电极(3B),
卸料机构(1)用于供给制备粉体的原料,卸料机构(1)包括输料管(10)和喷气咀(11),输料管(10)用于输送制备粉体的原料,输料管(10)位于正电极(3A)和负电极(3B)之间,喷气咀(11)从外部进入输料管(10)的内部并在输料管(10)的内部向下延伸且与输料管(10)的内壁间隔开,喷气咀(11)用于供给压缩气体;
反应器(2)包括筒体(21)以及顶盖(22),筒体(21)包括内腔(210),顶盖(22)设有进料孔(223),进料孔(223)供输料管(10)连同喷气咀(11)定位在其处;
正电极(3A)与负电极(3B)用于接入直流等离子电源的电路,正电极(3A)与负电极(3B)用于伸入筒体(21)的内腔(210)内,负电极(3B)与正电极(3A)用于在二者的端头之间起弧并使经由喷气咀(11)供入到筒体(21)的内腔(210)内的压缩气体电离成等离子体而形成等离子体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弧粉体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
喷气咀(11)横穿进入输料管(10)的内部并在输料管(10)的内部向下弯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弧粉体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
输料管(10)包括彼此连通的倒锥筒部(101)以及直圆筒部(102),倒锥筒部(101)用于接收制备粉体的原料,直圆筒部(102)从下方连接于倒锥筒部(101),直圆筒部(102)的下端定位在进料孔(223)处;
喷气咀(11)包括彼此连通的弯管部(111)和尖嘴部(112),弯管部(111)横穿进入输料管(10)的倒锥筒部(101)进入倒锥筒部(101)的内部并在倒锥筒部(101)的内部向下弯折,尖嘴部(112)从弯管部(111)的末端向下延伸并居中地伸入直圆筒部(1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弧粉体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
输料管(10)处于立着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弧粉体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
卸料机构(1)为星型卸料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体弧粉体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
星型卸料器还包括电机(12)、减速机(13)、壳体(14)、转子叶轮(15)、上漏斗(16)以及下出口(17);
电机(12)连接于减速机(13)、减速机(13)连接于转子叶轮(15),壳体(14)包围转子叶轮(15),上漏斗(16)连接于壳体(14)的顶侧并上下开口,下出口(17)连接于壳体(14)的底侧并与上漏斗(16)上下方向(D)相对并连通,转子叶轮(15)位于上漏斗(16)和下出口(17)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弧粉体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
正电极(3A)和负电极(3B)均为石墨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弧粉体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
顶盖(22)设有正电极用孔(221)以及负电极用孔(222);
正电极(3A)与负电极(3B)分别经由正电极用孔(221)和负电极用孔(222)伸入筒体(21)的内腔(210)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弧粉体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
正电极(3A)和负电极(3B)呈60度夹角且与反应器(2)的顶盖(22)绝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4180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清理用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绝缘子伞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