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步进电机最小不丢步工作电流的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320132505.8 申请日: 2023-01-14
公开(公告)号: CN219434999U 公开(公告)日: 2023-07-28
发明(设计)人: 王赫;周庆元;王春丽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迅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R31/34 分类号: G01R31/34;G01R1/30
代理公司: 苏州导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25 代理人: 龚建良
地址: 215124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检测 步进 电机 最小 不丢步 工作 电流 装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检测步进电机最小不丢步工作电流的装置,包含有:控制电路部分、可编程控制电压输出部分、电机驱动电路部分、步进电机位置检测电路、适配不同步进电机时的负载调整电路、电源系统稳定性监控电路、RS232串口通讯电路;都安装在PCB板上;

控制电路部分包含有STM32F103RCT6单片机集成芯片,单片机集成芯片的PA0-WKUP脚连接AD PWR、PA1连接JDQ1、PA2连接JDQ8、PA3连接JDQ7、PA4连接JDQ6、PA5连接ME7、PA6连接JDQ5、PA7连接ME5、PA8连接JDQ14、PA9连接TTL TXD、PA10连接TTL RXD、PA11连接IN+、PA12连接IN-、PA13连接SWDIO、PA14连接SWCLK、PA15连接ME13、OSC_IN/PD0连接X1、OSC_OUT/PD1连接X2、PD2连接ME14、BOOT0连接R14的第一脚,R14的第二脚接GND,GND为地, R14的第一脚连接JP1 DIC-NJ的一端, JP1 DIC-NJ的另一端连接VCC,NRST连接nRST,nRST连接CAT809TTBI-GT3的第2脚及R18的一端,R18的另一端及CAT809TTBI-GT3的第1脚都连接GND,CAT809TTBI-GT3的第3脚接VCC,VBAT、VDD-1、VDD-2、VDD-3、VDD-4都与VCC相连接,VDDA连接C46、C35、R26的一端,C46、C35的另一端接GND,R26的另一端接VCC,X1连接R224、Y、C34的一端,X2连接R224、Y的另一端及C38的一端,C34、C38的另一端连接GND,nRST还连接排插CLOAD的第2脚,排插C LOAD的第1脚连接VCC,排插C LOAD的第3脚连接GND,排插C LOAD的第4脚连接SWDIO,排插C LOAD的第5脚连接SWCLK,单片机集成芯片的PB0连接ME4、PB1连接JDQ3、PB2连接10K电阻的一端, 10K电阻的另一端接GND, 单片机集成芯片的PB3悬空,单片机集成芯片的PB4连接ME12、PB5连接JDQ11、PB6连接SCLK、PB7连接SDA、PB8连接JDQ10、PB9连接ME11、PB10连接ME3、PB11连接JDQ2、PB12连接ME1、PB13连接ME2、PB14连接过渡电阻的一端、过渡电阻的另一端连接OC、PB15连接LED,PC0、PC1、PC2都悬空,PC3连接ME8、PC4连接ME6、PC5连接JDQ4、PC6连接MODE、PC7连接ADDR、PC8连接JDQ15、PC9连接ME15、PC10连接JDQ13、PC11连接JDQ12、PC12悬空、PC13连接JDQ9、PC14连接ME9、PC15连接ME10,VSS_1、VSS_2、VSS_3、VSS_4、VSSA都接GND;

可编程控制电压输出部分包含有U38及U39集成电路,U38的型号为LM2734Y,U39的型号为ISL90728UIE627Z-TK,U38的第4脚、第5脚连接DC,DC为12V电源正极,C81的一端、C83的正极、C84的正极连接DC,C81的另一端、C83的负极、C84的负极、U38的第2脚连接GND,U38的第1脚连接D17的第3脚及C82的一端,D17是电源电路中斩波电路的一部分,D17的型号是BAT54,U38的第6脚连接C82的另一端、D18的负极、L10的一端,D18的正极接GND,L10的另一端连接R227的一端、C87的一端、C85的正极、C86的一端及D17的第一脚,C85的负极、C86的另一端接GND,U38的第3脚与R227的另一端、C87的另一端、U39的第5脚相连接,U39的第6脚接R230的一端,R230的另一端接GND,U39的第4脚接R229的一端,R229的另一端接SDA,U39的第3脚接R228的一端,R228的另一端接SCLK,U39的第1脚接V2及C88的一端,V2为5V电压的正极,C88的另一端连接U39的第2脚及GND;

电机驱动电路部分包含有U24集成电路,U24的型号是LB1935FA,U24的第1脚连接C67的一端及跳线插座JP20的一端,JP20的另一端接V1,V1为1-7伏特可调电压的正端,C67的另一端接GND,U24的第2脚连接IN-,U24的第4脚连接IN+,U24的第3脚连接R152的一端及ME7,R152的另一端接GND,U24的第5脚连接悬空,U24的第6脚接GND,U24的第7脚为OUT2,U24的第8脚为OUT1,U24的第9脚为OUT3,U24的第10脚为OUT4;ME4为低电平时,U24不工作,ME4为高电平时,IN+及IN-输入的电平组合为低/低时,OUT1至OUT4的电平分别为高/低/高/低,IN+及IN-输入的电平组合为低/高时,OUT1至OUT4的电平分别为高/低/低/高,IN+及IN-输入的电平组合为高/高时,OUT1至OUT4的电平分别为低/高/低/高,IN+及IN-输入的电平组合为高/低时,OUT1至OUT4的电平分别为低/高/高/低;

步进电机位置检测电路包含有U19集成电路,U19的型号是SN74LVC1G04,U19的第2脚接ME8,U19的第1脚悬空,U19的第3脚接GND,U19的第5脚接V2及C64的一端,V2为5V电源的正极,C64的另一端接GND,U19的第4脚接R73的一端,R73的另一端接R70的一端及NTR210PT1G的基极,R70的另一端接V2,NTR210PT1G的发射极和集电极间反向并接V11,NTR210PT1G的发射极接V11的负极及V2,NTR210PT1G的集电极接V11的正极及排插J6的第1脚, J6的第2脚接OC,J6的第3脚接GND;

可适配不同步进电机时的负载调整电路包含有R78、R79、R85、R96、R237、R76、R80、R87、R100、R238、D5、RDALY-DPDT、V8、R66、R69、JP31、JP32、P7,R78、R79并联, R78的一端连接RDALY-DPDT的第8脚及U24的第8脚,R78的另一端连接RDALY-DPDT的第4脚及R80的一端,R85、R96并联, R85的一端连接RDALY-DPDT的第9脚及U24的第10脚,R85的另一端连接RDALY-DPDT的第13脚及R87的一端,R76、R80并联,R76的一端、R237的一端相连接,R237的另一端连接跳线插头JP31的一端,JP31的另一端连接R76的另一端及用于电机连接的排插P7的第1脚,U24的第9脚连接P7的第2脚,U24的第7脚连接P7的第3脚,R87、R100并联,R87的一端、R238的一端相连接,R238的另一端连接跳线插头JP32的一端,JP32的另一端连接R87的另一端及用于电机连接的排插P7的第4脚,JQD4连接R66的一端,R66的另一端与R69的一端、V8的基极相连,R69的另一端连接V2,V8的集电极接GND,V8的发射极连接D5的正极及RDALY-DPDT的第1脚,V8的发射极连接肖特基二极管的负极,V8的集电极连接肖特基二极管的正极,D5的负极连接V2及RDALY-DPDT的第16脚,RDALY-DPDT的型号是MT-0WAW,V8的型号是NTR2101PT1G;

电源系统稳定性监控电路包含有U5A集成电路,U5A的型号是LMV122MM,U5A的第3脚连接R17的一端及R21的一端,R17的另一端接V1,R21的另一端接GND,U5A的第2脚接U5A的第1脚,U5A的第4脚接GND,U5A的第8脚接VCC及C18的一端,C18的另一端接GND;

RS232串口通讯电路包含有集成电路U7,U7的型号是ICL3232EIV-16,U7的第1脚与第3脚之间连接C19,U7的第4脚与第5脚之间连接C49,U7的第10脚连接TTL_TXD,U7的第9脚连接TTL_RXD,U7的第15脚连接C51的一端及GND,C51的另一端连接U7的第6脚,U7的第8脚连接排插P3的第4脚,U7的第7脚连接排插P3的第3脚,P3的第2脚接GND,P3的第1脚接VCC,U7的第16脚连接VCC、C48的一端、C47的一端,C48的另一端接GND,C47的另一端接U7的第2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步进电机最小不丢步工作电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备用电路,备用电路包含有集成电路U3,U3的型号是TPS563900,U3的第10脚、第11脚、第12脚、第5脚、第6脚都接12V DC,U3的第13脚、第14脚、C45的一端都接GND,C45的另一端接12V DC,C3的一端接12V DC,C3的另一端接GND,C6的一端接GND,C6的另一端接U3的第9脚,U3的第8脚接MODE,U3的第7脚接ADDR,U3的第15脚接R10的一端,R10的另一端接SDA及R6的一端,U3的第16脚接R225的一端,R225的另一端接SCLK及R7的一端,R6的另一端及R7的另一端相接且与VCC及C14的一端相接,C14的另一端接GND,U3的第1脚接R15的一端、R19的一端、C30的一端,U3的第2脚接R16的一端、R20的一端、C31的一端,R15的另一端、R16的另一端连接12V DC,U3的第22脚接C31的一端,U3的第27脚接C32的一端,U3的第25脚接C33的一端,U3的第33脚、R19的另一端、C30的另一端、R20的另一端、C31的另一端、C32的另一端、C33的另一端都连接GND,U3的第19脚接C4的一端,U3的第20脚、第21脚接C4的另一端及L2的一端,C7的正极、C8的正极、C9的正极、C10的正极、C11的正极、C11的正极、R5的一端、C15的一端、U3的第18脚、L2的另一端都连接V1,C7的负极、C8的负极、C9的负极、C10的负极、C11的负极、C11的负极都连接GND,R5的另一端、C15的另一端、R11的一端、U3的第17脚连在一起,R11的另一端连接GND,U3的第23脚连接R8的一端及C21的一端,R8的另一端连接C22的一端,C22的另一端、C21的另一端都连接GND,U3的第30脚连接C23的一端,U3的第28脚、U3的第29脚、C23的另一端、L4的一端连在一起,L4的另一端、C24的正极、C25的正极、C26的正极、C27的正极、C28的正极、C29的正极、U3的第31脚、R22的一端、C36的一端都连接V2,C24的负极、C25的负极、C26的负极、C27的负极、C28的负极、C29的负极连接GND,R22的另一端、C36的另一端、R25的一端、U3的第32脚都连在一起,R25的另一端连接GND,U3的第26脚连接C37的一端及R23的一端,R23的另一端连接C39的一端,C37的另一端、C39的另一端连接GND,U3的第24脚连接R24的一端,R24的另一端接GND。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迅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迅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3250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