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贮液器连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24203.6 | 申请日: | 202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86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冯磊磊;吴刚;敬大红;刘强;张克彪;覃韬;袁再芳;曾凡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6/36 | 分类号: | H01M6/36;H01M6/50;H01M50/673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石丽 |
地址: | 563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贮液器连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贮液器连管结构,包括分别与贮液器筒连接的上连管和下连管;且上连管与下连管的整体组成部件相同,其包括管支座,贯穿管支座的管本体,以及设于管支座上且与管本体连通的管接头;所述管本体长度方向的两端面呈圆弧设置。采用该贮液器连管结构,合理的利用空间体积,可以用于长时间贮存强酸及强碱电解质,贮液器空间利用率高;多用于空间体积紧张的电池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贮液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贮液器连管结构。
背景技术
贮液器是锌银贮备电池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用于贮存电解液。在水下、陆地以及深空等特殊领域,需要特别的能源贮备,平时贮存时电池组不供电,需要将电解液贮存在贮液器中;要求电池组还贮备长时间贮存、在高压和失重等条件下高可靠激活性能,产品机动灵活,使用方便,免维护等特点。使用时,由产生气体的装置(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将电解液通过连接管道进入电极集成模块中,电池完成激活。
申请号为CN201711204744.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锌银贮备电池用并联气体发生器激活结构,其包括贮液器,至少还包括四通连接管,四通连接管的第一管口连接有气体发生器,四通连接管的第二管口连接有气体发生器;
导气压紧螺钉,导气压紧螺钉包括:外径大于四通连接管的第三管口内径的螺帽和管状结构的螺杆;螺帽和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螺杆的另一端从四通连接管的第三管口传入随后从四通连接管的第四管口穿出后与贮液器的气体入口螺纹连接;螺杆的侧壁开设有将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进入的气体导入螺杆内的若干通孔;螺杆的端部与贮液器的气体入口连通。
结合附图可知,四通连接管与导气压紧螺钉设于贮液器上,当贮液器与其他部件组合成锌银贮备电池,会额外占用多余空间;尤其对于一些空间体积紧张的电池结构,或者对电池整体大小有要求的,该四通连接管结构,以及与贮液器连接的方式影响电池的整体结构的大小以及空间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贮液器连管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贮液器连管结构,包括分别与贮液器筒连接的上连管和下连管;且上连管与下连管的整体组成部件相同,其包括管支座,贯穿管支座的管本体,以及设于管支座上且与管本体连通的管接头;所述管本体长度方向的两端面呈圆弧设置。
优选的,所述管接头的内部设置有下沉台阶,且下沉台阶光滑设置。
优选的,所述管接头的外壁圆周上设置有螺纹。
优选的,沿管接头的端面向所述下沉台阶所处的方向设置有开口槽,且所述开口槽为对称设置的两个。
优选的,所述下沉台阶上依次设置有密封膜,和用于压紧密封膜的垫圈;且所述垫圈相对的两端卡合在所述开口槽内。
优选的,所述开口槽的深度小于所述下沉台阶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垫圈的厚度大于所述下沉台阶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上连管与下连管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采用该贮液器连管结构,合理的利用空间体积,可以用于长时间贮存强酸及强碱电解质,贮液器空间利用率高;多用于空间体积紧张的电池结构。
此外,该贮液器连管结构具有耐酸碱腐蚀性强,质量轻,结构新颖、独特、可靠,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242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全存放的电子烟存储柜
- 下一篇:一种空心板铰缝连接构造及其空心板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