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稳流旋火火盖及炉灶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21184.1 | 申请日: | 202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14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宿元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爱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26 | 分类号: | F23D14/26;F23D14/02;F23D14/46;F23D14/62;F23D14/84 |
代理公司: | 济南宝宸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7 | 代理人: | 韩玉美 |
地址: | 051432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流旋火火盖 炉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流旋火火盖及炉灶,属于炉灶技术领域,其包括筒状的外壳,外壳的上端封设有端板,外壳的侧壁上贯穿有弯孔,特征在于:所述端板的底壁上连接有分流筒,分流筒位于外壳的内腔中,分流筒的内腔形成第一预混腔,分流筒与外壳间围成第二预混腔,分流筒的下端具有连通第一预混腔和第二预混腔的气流通道,分流筒的侧壁上开设通气孔,通气孔上设有导向齿。此火盖可以使得混合气体在端板的约束下撞击混合,混合后的气体一部分在导向齿的约束作用下旋流进通气孔形成旋流,另一部分则从气流通道中翻入第二预混腔中,与旋流再次混合,增强了混合效果,同时旋流气流削弱了翻转气流的压力,增强了布气的均匀性,使得气流供应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炉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流旋火火盖及炉灶。
背景技术
在以中餐为主的我国,酒店、食堂以及中央厨房均配备有烹制中餐的商用燃气炉灶。现有的商用燃气灶主要由炉膛和燃烧器构成。燃烧器包括火盖、进风管和进气管,空气和燃气分别通过进风管和进气管进入混合管预混后,在炉膛和火盖围成的燃烧室中进行燃烧,燃烧的火焰对放置在炉膛上的炊具加热。这种结构较为简单,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因而被广泛采用。
目前的火盖通常采用正喷或者侧喷燃烧方式。正喷燃烧方式为从火盖的顶部喷出空气与燃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燃烧后直接加热炊具,此种方式结构简单,但炊具中溢出的汤汁容易糊住火盖上的喷气孔,造成出气不畅,甚至浇灭正在燃烧的火焰。而侧喷燃烧方式则是将喷气孔开设在火盖的侧壁上,在火圈的约束下形成上窜的火焰加热炊具,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920915301.5所述,此种方式能够避免炊具中溢出的汤汁落在喷气孔上,并且燃烧效果好于正喷方式,故有侧喷方式逐渐代替正喷方式之势。
不论是上述的正喷还是侧喷,燃烧的火焰高度呈高低间隔的跳动状,不够稳定,使得火焰发出“噗噗…噗”的声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流旋火火盖及炉灶,能够使得分流筒内的气流分两路进入第二预混腔,在两路气流再次混合的同时,减低了气流压力,使得气流更加稳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稳流旋火火盖,包括筒状的外壳,外壳的上端封设有端板,外壳的侧壁上贯穿有弯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的底壁上连接有分流筒,分流筒位于外壳的内腔中,分流筒的内腔形成第一预混腔,分流筒与外壳间围成第二预混腔,分流筒的下端具有连通第一预混腔和第二预混腔的气流通道,分流筒的侧壁上开设通气孔,通气孔上设有导向齿。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通气孔沿分流筒的周向分布构成通气孔组。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组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通气孔组沿分流筒的轴向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筒与外壳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两片以上相压接的分火片,分火片的顶壁或/和底壁上设有弯槽,弯槽与相邻分火片形成弯孔。
进一步的,外壳还包括垫片,垫片位于两相邻的分火片之间,分火片的弯槽与垫片形成旋流气道。
进一步的,所述分火片上设有定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端板的顶壁上设有凸块,凸块的周壁上具有棱角。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为直棱柱,直棱柱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稳流旋火炉灶,包括火盖,所述火盖为上述稳流旋火火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爱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爱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211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儿童学习筷结构
- 下一篇:一种钢筋骨架绑扎辅助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