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稳定杆总成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20006.7 | 申请日: | 202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91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王少华;关江海;马江丰;吴子龙;陈玉磊;张益嘉;贾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5 | 分类号: | B60G21/05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宋会然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稳定 总成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稳定杆总成及车辆,所述稳定杆总成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以及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连接件、弹性件以及电磁件,且连接件能够沿第一杆体的轴向滑动,并与第二杆体插装相连;电磁件通电时使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能够相对转动;电磁件断电时,连接件因弹性件复位的顶推而能够滑动至与第二杆体插装相连,而使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能够同步转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稳定杆总成,通过连接件和第二杆体的插装相连,使得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同步转动,并通过磁性件的通电驱使连接件滑动,使得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相对转动,从而利于根据车辆的行驶工况调节连接或断开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进而利于提高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稳定杆总成。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稳定杆总成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为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通常把悬架刚度设计的比较低,其结果是影响了汽车行驶稳定性。为此,在悬架系统中采用了横向稳定杆结构,用来提高悬架侧倾角刚度,减少车身倾角。横向稳定杆的作用是防止车身在转弯时发生过大的横向侧倾,尽量使车身保持平衡。
现有横向稳定杆总成一般由横向稳定杆、卡箍、橡胶衬套组成,横向稳定杆是用弹簧钢制成的扭杆弹簧,形状呈“U”形,横置在汽车的前端和后端。杆身中部用卡箍及橡胶衬套与车身或车架铰接相连,两端通过侧壁端部的球头销与悬架控制臂连接。
当车身相对于路面发生横向倾斜时,车架的一侧移近弹簧支座,稳定杆的该侧末端就相对于车架向上移,而车架的另一侧则远离弹簧支座,相应的稳定杆的末端则相对于车架向下移。这样在车身倾斜时,稳定杆两边的纵向部分向不同方向偏转,稳定杆扭转产生的扭转内力矩就妨碍了悬架弹簧的变形,因此减小了车身的横向倾斜,防止急转弯时整车侧翻造成人员伤亡。
综上,现有技术红的稳定杆限制了左/右两车轮高度差,从而导致车辆在越野工况时一侧车轮不能着地,在车辆通过障碍物时,车辆容易出现侧倾、舒适性差,甚至发生由惯性产生的人员晃动、撞击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稳定杆总成,以利于提高稳定杆总成结构灵活性,而利于在不同行驶工况下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稳定杆总成,包括第一杆体,和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杆体上的第二杆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之间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之间的连接或断开;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杆体上的连接件,设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一杆体之间的弹性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杆体或所述第二杆体上的电磁件,且所述连接件能够沿所述第一杆体的轴向滑动,并与所述第二杆体插装相连;
所述电磁件通电时能够驱使所述连接件滑动,并压缩所述弹性件,而使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能够相对转动;
所述电磁件断电时,所述连接件因所述弹性件复位的顶推而能够滑动至与所述第二杆体插装相连,而使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能够同步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套设于所述第一杆体上,所述连接件的内周壁设有沿所述第一杆体轴向延伸设置的插装部;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的外周壁均设有与所述插装部插装配合的承插部。
进一步的,所述插装部为沿所述连接件的内周壁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齿牙;所述承插部为适配于所述齿牙,设于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两者外周壁周向上的多个齿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杆体上设有插装槽,所述第二杆体的端部插装在设于所述插装槽中的轴承上;所述第二杆体上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套插装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杆体上设有花键,所述连接套通过所述花键设于所述第二杆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未经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200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