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定式自动管道疏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18309.5 | 申请日: | 202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73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强;陶俊涛;张雪;林百欣;田树海;鲍晓杰;姜宏震;王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51 | 分类号: | B08B9/051;B08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800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自动 管道 疏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式自动管道疏通装置,将焊接法兰Ⅰ与焊接法兰Ⅱ焊接在管道两端口处,通过焊接法兰Ⅰ与焊接法兰Ⅱ固定壳体;壳体由壳体板与框架构成,其内嵌相互啮合的大齿轮与小齿轮,外部固定减速电机该装置可解决管道输送粘附性物料产生的堵料问题以及管道输送固液混合体物料产生固体沉积影响管路流通性的问题,它通过减速电机驱动壳体内部齿轮,从而使固定在齿轮上的压缩弹簧刮扫管道内壁,达到疏通管道的效果,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全稳定高效、不影响生产、不占通道、无需人工参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疏通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可通过法兰固定于管道的自动疏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通过管道输送物料已被广泛应用。当输送粘附性强的物料时,物料会粘附于管道内壁,导致管道内部堵塞。而在水平输送固液混合体时,固体颗粒会沉积于管道底部,从而导致管道流通性变差。通常管道疏通过程是将管道拆卸下来,再用疏通工具从一端伸入进行一系列的清理工作,清理完成后再进行重新安装;整个过程需停产进行,且需大量人工参与,费时费力,效率极低。管道疏通如何做到简单高效且不影响生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固定式自动管道疏通装置。该装置体积小、结构简单,方便安装,通过法兰固定在管道上,不需要人工参与,不占用管道内部空间,不仅保证了管道内部的畅通性,也保证了管道原有的密闭性;可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通过程序控制定时对管道内壁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定式自动管道疏通装置,其特征是:在任意位置将管道截断,预留出壳体(3)安装空间;将焊接法兰Ⅰ(10)与焊接法兰Ⅱ(12)焊接在管道两端口处,通过焊接法兰Ⅰ(10)与焊接法兰Ⅱ(12)固定壳体(3);壳体(3)由壳体板(31)与框架(32)构成,其内嵌相互啮合的大齿轮(7)与小齿轮(4),外部固定减速电机(1);减速电机(1)主轴与壳体(3)内部的小齿轮(4)相连接,通电后驱动小齿轮(4)转动;小齿轮(4)带动大齿轮(7)旋转,位于大齿轮(7)内壁上的固定杆(9)两端连接了弹簧(8);大齿轮(7)旋转带动弹簧(8)刮扫管道内壁,将粘附于管道内壁的物料剥离,从而达到疏通管道的效果。可通过加装大齿轮(7)上的固定杆(9),从而增加弹簧(8)数量,提高管道疏通效率;固定杆(9)连接的弹簧(8)可用钢丝绳、弹性钢条、钢筋、圆管进行替换。壳体(3)由金属材质的框架(32)与超高分子聚乙烯材质的壳体板(31)组成,具有高耐磨、抗冲击 、不易腐蚀等优点;小齿轮(4)与壳体板(31)之间采用法兰轴承(2)连接,保证了小齿轮(4)旋转时的平顺性;用无油衬套替代法兰轴承(2)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大齿轮(7)与壳体板(31)之间采用超高分子聚乙烯材质的耐磨垫(11)连接,避免大齿轮(7)转动对壳体板(31)造成磨损;有效的降低了该装置的维护成本;焊接法兰Ⅰ(10)、焊接法兰Ⅱ(12)与壳体板(31)之间设有法兰密封圈(5)、可保证管道输送固液混合体时液体不外漏;大齿轮(7)与壳体板(31)之间设有齿轮密封圈(6),可保证管道输送固液混合体时液体不浸入壳体(3)内部。
该装置可在直管道任意位置安装,不受管道倾斜角度影响,通过焊接法兰Ⅰ(10)和焊接法兰(12)固定,安装方便的同时也保证了管道原有的密闭性;安装完成后,不占用管道内部空间,管道输送效率不受影响。该装置连接PLC控制系统(13)后,无需人工参与,实现全自动管道疏通工作,并可控制其疏通时间、疏通频率、以及疏通速度。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在直管道任意位置安装,不受管道倾斜角度影响,通过焊接法兰Ⅰ(10)和焊接法兰Ⅱ(12)固定,安装方便的同时也保证了管道原有的密闭性。
本实用新型安装完成后,不占用管道内部空间,管道输送效率不受影响。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多个疏通装置同步使用,增加管道疏通距离,弹簧(8)采用弹性材料,可以实现弯管疏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183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