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力梁结构、平板秤台和称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14905.6 | 申请日: | 202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22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杨雷;张俭成;李溯 | 申请(专利权)人: | 盘天(厦门)智能交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22 | 分类号: | G01L1/22;G01G3/14;G01G19/02;G01G2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恩赫律师事务所 11469 | 代理人: | 李善学 |
地址: | 102208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力 结构 平板 称重 系统 | ||
1.一种测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测力型钢梁,所述测力型钢梁的两端各设置有一组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组件,所述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组件的中心位于所述测力型钢梁的腹板的水平中心线上并与所述测力型钢梁的端面间隔设定距离,两组所述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组件沿所述测力型钢梁的腹板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布置;
所述测力型钢梁的顶面上在两组所述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组件之间设置有测力垫板;所述测力型钢梁的两端底部各设置有一个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位于临近的所述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组件沿所述测力型钢梁延伸方向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组件均包括两个应变式测力传感器,每组的两个应变式测力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测力型钢梁的腹板两侧;
所述应变式测力传感器包括圆形测力板,所述圆形测力板周围设置有呈十字形排列的四个感应齿,所述圆形测力板上设置有应变片,所述感应齿通过螺栓与所述测力型钢梁的腹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力型钢梁包括H型钢或工字钢,所述测力垫板的竖直中心线与所述测力型钢梁的竖直中心线重合,所述测力型钢梁的顶面与所述测力垫板的底面焊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的中心在所述腹板的与所述测力型钢梁延伸方向平行的竖直外表面上的垂直投影与设定的矩形区域的中心重合,所述矩形区域位于所述竖直外表面上,所述矩形区域以第一顶点和第二顶点为对角点,所述矩形区域的边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
所述测力垫板和所述支撑底座的形状均为长方体,所述第一顶点为所述测力垫板的竖直棱与所述测力型钢梁的顶面的交点在所述竖直外表面上的垂直投影,所述第二顶点为临近所述第一顶点的所述支撑底座的靠近所述第一顶点的竖直棱与所述测力型钢梁的底面的交点在所述竖直外表面上的垂直投影。
5.一种平板秤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单元结构、秤台台面、横梁结构和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测力梁结构,其中:
所述秤台台面、横梁结构和测力梁结构位于所述外框单元结构形成的空间内,所述横梁结构与所述测力梁结构互相垂直拼接成测力梁主体结构,所述秤台台面设置在所述测力梁结构的测力垫板的顶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板秤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单元结构还包括配置在底端的基础型钢结构,所述测力梁结构的支撑底座底部固定在所述基础型钢结构的顶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板秤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单元结构形成的空间内沿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秤台台面,每个秤台台面均配备两个测力梁结构,每个秤台台面的两个测力梁结构对称设置在所述秤台台面的相对边缘内侧。
8.一种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平板秤台,所述平板秤台设置在道路路面内,并且所述平板秤台的顶面与所述道路路面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秤台的后方设置有信息指示牌,所述平板秤台的前方设置有信息显示屏,所述信息指示牌和信息显示屏之间设置有车牌识别模块,所述平板秤台的前方和后方均设置有地感线圈;
所述平板秤台、信息显示屏、地感线圈和车牌识别模块与车辆信息数据采集器连接,所述车辆信息数据采集器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秤台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平板秤台首尾相接,横跨同向的所有车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盘天(厦门)智能交通有限公司,未经盘天(厦门)智能交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149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烧器、燃气灶及集成灶
- 下一篇:一种转向壳体气密检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