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密码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05838.1 | 申请日: | 2023-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20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苏智科;石小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灵鸟智能设备(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E05B47/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萤火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158 | 代理人: | 罗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密码 门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密码门锁,包括电子密码门锁本体,所述电子密码门锁本体包括电子密码门锁主体和后锁盖,所述电子密码门锁主体上安装有开门组件,所述开门组件包括锁芯和把手,所述电子密码门锁主体上安装有上下按键组件,所述上下按键组件包括密码键一和密码键二,所述后锁盖的内侧安装有供电组件,该电子密码门锁能够通过大的密码键一看清密码数字,避免密码输入出错,身高较矮的小孩能够通过电子密码门锁主体的底部的密码键二,便于不同的人员进行开锁使用,能够在锂电池芯的电量不足时自动地进行充电工作,有效地避免因电量不足导致人员需要较长的充电等待时间或更换普通电池所带来的不便,适用于门体的智能开启和关闭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密码门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密码门锁。
背景技术
电子密码门锁是常见的门锁设备,能够有效地防止人员因未带或丢失钥匙进行开门工作,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625635.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电子密码门锁,本实用新型采用锂电池取代普通电池,同时在门锁安装面板上设置了充电端口和外部充电端口,进行充电,同时增加了数字键盘和指纹识别装置进行信息输入,然后在驱动电机与锁芯之间设有离合机构,即锁芯只能进行单方向的转动开锁,回去将会使打空,防止逆向开锁,从而破坏电子门锁的情况,根据其公开的技术方案来看,现有的电子密码门锁设备在使用时,一方面,在进行电子密码门锁的打开时,容易出现视力不便看不清按键的数字,以及身高不足的人员触碰按键较为吃力,往往不方便视力不便和身高不足的人员进行使用,另一方面,采用锂电池或普通电池进行供电工作时,容易出现断电状况,进而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等待充电或更换电池工作,不方便人员进行开门工作。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电子密码门锁,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密码门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时较为方便,适用于门体的智能开启和关闭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密码门锁,包括电子密码门锁本体,所述电子密码门锁本体包括电子密码门锁主体和后锁盖,所述电子密码门锁主体上安装有开门组件,所述开门组件包括锁芯和把手,所述电子密码门锁主体上安装有上下按键组件,所述上下按键组件包括密码键一和密码键二,所述后锁盖的内侧安装有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包括锂电池壳和锂电池芯,所述锂电池壳上安装有自动充电组件,所述自动充电组件包括活塞和闸刀开关,所述活塞上安装有推拉组件,所述推拉组件包括导杆和拉线。
进一步的,所述锁芯安装在电子密码门锁主体的内侧,所述电子密码门锁主体的一侧粘接有卡塞,所述卡塞卡在锁芯的外边侧,所述把手安装在电子密码门锁主体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后锁盖通过螺栓安装在电子密码门锁主体的另一侧,所述密码键一和密码键二分别安装在电子密码门锁主体的一侧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密码键一的面积大于密码键二的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锂电池壳焊接在后锁盖的内侧的底部,所述锂电池芯通过螺栓安装在锂电池壳的内侧,所述锂电池壳的内侧装有冷却液,所述冷却液包裹在锂电池芯的外边侧。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卡在锂电池壳的顶部的内壁上,所述活塞的顶部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卡在锂电池壳的顶部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闸刀开关通过螺栓安装在锂电池壳的顶部,所述导杆的底端焊接在活塞的顶部,所述锂电池壳的顶部开设有通口,所述导杆的顶端穿过通口并延伸至闸刀开关的底部,所述导杆的顶端通过拉线与闸刀开关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后锁盖的内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变压器和报警铃,所述报警铃安装在后锁盖的顶部,所述变压器安装在锂电池壳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闸刀开关通过电线与变压器和报警铃连接,所述变压器通过电线与锂电池芯连接,所述锂电池芯通过电线与电子密码门锁主体连接,所述电子密码门锁主体通过电线与密码键一和密码键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灵鸟智能设备(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百灵鸟智能设备(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058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