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孔与沉桩一体化预制管桩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01583.1 | 申请日: | 2023-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11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郭贵敏;高斌峰;徐万龙;张新蕊;杨洁;刘俊毕;邓育荣;彭凯;左骁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岩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00 | 分类号: | E02D7/00;E02D5/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周宇凡 |
地址: | 1026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预制 施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引孔与沉桩一体化预制管桩施工装置,包括定位油缸组件、撑板、旋转油缸和桩尖,其中所述定位油缸组件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撑板连接,所述撑板可在所述定位油缸组件的驱动下伸缩,所述旋转油缸连接在所述定位油缸组件的下部,所述旋转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桩尖连接,所述桩尖可在所述旋转油缸的驱动下旋转及伸缩。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能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实现桩管的防护,作业过程中有效避免土层对装置的影响,维修方便,适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引孔与沉桩一体化预制管桩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预制管桩由于其较强的技术优势,被大部分建筑施工所广泛应用,其能够在施工中完成技术的优化调整,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有效缩短施工周期,其特点如下:生产成本低,配筋率小、节约钢材,空心桩非常环保,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单方混凝土的承载力很大,施工简单,技术难度低,工期短,工程能连续施工;在松散土和非饱和填土中则是正面的,会起到加密、提高承载力的作用。
然而,在预制管桩的沉桩过程中遇到坚硬土层时,由于桩端阻力较大,沉桩力不足以破坏土层阻力,往往造成沉桩困难,甚至沉桩失败,给施工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引孔与沉桩一体化预制管桩施工装置,通过可定位在预制管桩内的桩尖,使预制管桩可在沉桩的过程中可通过桩尖搅动硬质土层,便于沉桩施工的实施。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引孔与沉桩一体化预制管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油缸组件、撑板、旋转油缸和桩尖,其中所述定位油缸组件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撑板连接,所述撑板可在所述定位油缸组件的驱动下伸缩,所述旋转油缸连接在所述定位油缸组件的下部,所述旋转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桩尖连接,所述桩尖可在所述旋转油缸的驱动下旋转及伸缩。
所述旋转油缸与所述桩尖之间通过连接套连接,所述连接套的上端与所述旋转油缸连接,下端与所述桩尖之间构成限位配合连接。
所述连接套的下端设置有凸缘,所述桩尖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凸缘相匹配的凹槽,所述连接套与桩尖之间通过所述凸缘与所述凹槽的插装配合实现限位连接。
所述凸缘和所述凹槽为相适配的一字形或十字形或米字形。
所述定位油缸组件具有两个所述活塞杆,两个所述活塞杆的端部各自连接有所述撑板,两块所述撑板可分别在对应的所述活塞杆的驱动下伸缩。
所述定位油缸组件为双杆液压油缸或两个单杆液压油缸的组合。
所述桩尖上设有凸台止口。
所述定位油缸组件的上部设置有吊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能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实现桩管的防护,作业过程中有效避免土层对装置的影响,维修方便,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油缸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桩尖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岩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化岩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015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脉冲磁治疗按摩仪
- 下一篇:一种药材烘干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