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过零检测的激光打印机用加热管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94858.3 | 申请日: | 202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96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倪军磊;宋佳;徐红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康威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15/00 | 分类号: | G03G15/00;H05B3/02;H05B3/40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初姣姣 |
地址: | 264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激光打印机 热管 控制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控制电路,具体的说是一种结构合理、可靠性高的带过零检测的激光打印机用加热管控制电路,还设有过零检测电路和继电器加热控制电路,所述继电器加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加热管端子CN1相连,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可控硅加热控制电路、继电器加热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端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增加一路继电器控制,在常规工作时,继电器处于常开状态,电路的开启关断靠可控硅来控制,当可控硅失效时,继电器可以断开电路,防止加热管过热发生火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控制电路,具体的说是一种结构合理、可靠性高的带过零检测的激光打印机用加热管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激光打印机的加热管在加热管控制电路的控制下,能够对墨粉进行加热融化定型。现有激光打印机通常采用可控硅对加热管进行控制,但可控硅导通时损耗较大,并且易损坏,可控硅损坏失控后会导致加热管失控,温度飙升引起打印机着火,造成生命财产安全重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电路安全性,针对现有可控硅导通引起的损耗,可以控制可控硅每次开启都在交流电刚过零时,减小可控硅的导通损耗的带过零检测的激光打印机用加热管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带过零检测的激光打印机用加热管控制电路,设有与加热管端子CN1相连的可控硅加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过零检测电路和继电器加热控制电路,所述继电器加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加热管端子CN1相连,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可控硅加热控制电路、继电器加热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端相连,其中所述过零检测电路设有依次相连的降压电路、整流桥、光耦以及检测信号输出组件,所述降压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加热管端子CN1相连。本实用新型所述过零检测电路中降压电路由电阻R14、R15、R16、R17、R19、R20以及电容C3、C4、C5、C6组成,其中电阻R14、R15、R16依次串联后,与依次串联的电阻R17、R19、R20并联,所述电容C3、C4、C5、C6分别与串联电阻R14、R15、R16并联,用于将220V交流电降压为2V左右的低电压信号。
本实用新型所述过零检测电路中降压电路输出的低电压信号通过整流桥D2整流为正的半正弦波形,当电压高于0.7V时,光耦U3的输入端导通,光耦内部的发光管发光,光耦输出的三极管导通,三极管Q4的基极电平被拉到零电平,三极管Q4截止,过零检测输出信号ZERO-X通过主板的上拉电平被置为高电平;当整流桥D2输出电压低于0.7V即输入交流电过零时,光耦U3的输入端截止,光耦输出的三极管截止,三极管Q4的基极电平被+24V-HT通过电阻R13、R18分压产生偏置电压,三极管Q4导通,过零检测输出信号ZERO-X被拉到低电平。
本实用新型所述继电器加热控制电路中设有常开继电器U1、三极管Q2、电阻R8、R9以及二极管D1,其中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8相连,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9相连,电阻R9的另一端与控制信号输入端HT-RL相连,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继电器U1的4脚相连,二极管D1的负极与继电器U1的3脚相连,二极管D1的正极与继电器U1的4脚相连,工作时,HT-RL为继电器控制信号,当激光打印机开始工作时,HT-RL输入高电平,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U1的3、4引脚导通,继电器U1导通;当可控硅失效时,HT-RL输入低电平,三极管Q2截止,继电器U1的3、4引脚不导通,继电器U1断开,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控硅加热控制电路中设有可控硅Q1、光耦U2、三极管Q3,工作时,可控硅控制信号HT-ON经三极管Q3送入,当激光打印机开始工作时,若ZERO-X被拉到低电平,此时交流电过零,HT-ON输入高电平,三极管Q3导通,光耦U2初级导通,光耦内部的发光管发光,光耦输出的三极管导通,可控硅Q1的控制端3脚产生偏置电压,当可控硅1、2脚有电流流过时,可控硅Q1导通,实现对加热管的加热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康威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康威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948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