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MIMO米波弹翼共形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84641.4 | 申请日: | 202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03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李灵利;高子健;李力;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0;H01Q1/28;H01Q1/22;H01Q13/10;H01Q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11386 | 代理人: | 和欢庆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imo 米波弹翼共形 天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MIMO米波弹翼共形天线,属于天线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米波雷达天线结构尺寸大,波束窄,与雷达载体平台共形难度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弹翼结构件,设有弹翼弧形并固定在弹翼上;泡沫板,固定在所述弹翼结构件上;连接器,采用长探针形式连接器,并设置在所述泡沫板内;柔性印制板,为U型结构,并设有回形缝隙结构,所述柔性印制板与所述弹翼结构件贴合连接,并在一侧覆铜;天线罩,加工成弹翼弧度,并固定在所述弹翼结构件上。本实用新型的天线与弹翼共形,波束宽,体积小。
本申请要求申请号为202210115384.6,申请日为2022.01.30,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MIMO米波弹翼共形天线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IMO米波弹翼共形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微波系统和雷达技术的不断完善,雷达的发展方向在二战后逐步朝微波和毫米波方向发展,然而反辐射导弹、综合电子干扰和隐身技术的发展,使得米波雷达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米波雷达工作在VHF(Very High Frequency,甚高频)频段,波长一般为1~10米,具有天然的反隐身优势。对于雷达需要探测的目标例如飞机,米波雷达的波长一般来说接近目标被照射部位的尺寸,这样雷达发生的电磁波将该部分产生电磁谐振,从而引起强反射,大大增强了回波信号,有利于雷达探测。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雷达系统是由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构成,且发射端发射相互正交信号的系统。MIMO雷达与相控阵雷达相比具有许多优势。首先MIMO雷达利用了目标的RCS(Radar Cross section,雷达散射截面)统计特性,可使目标对MIMO雷达的RCS近似恒定,提高雷达检测性能。另外,MIMO雷达发射正交信号,在空间相互叠加不会形成高增益的窄波束,在功率空间均匀分布,因此能够同时完成空间各个方向的探测,无需扫描,可进行长时间的相干积累,提高信噪比,而不像相控阵雷达那样需要进行扫描才能完成对整个空域的探测。此外MIMO雷达发射信号设计灵活,系统的可利用自由度增加,大大改善雷达的目标参数的估计能力,提高了雷达目标可分辨的目标数。
由于米波雷达工作频率低,传统的米波雷达天线结构尺寸大,波束窄,与雷达载体平台共形难度大,且易受多径效应影响,从而影响米波雷达空域覆盖范围,以及探测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MIMO米波弹翼共形天线,用以解决现有米波雷达天线结构尺寸大,波束窄,与雷达载体平台共形难度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MIMO米波弹翼共形天线,包括:
弹翼结构件,设有弹翼弧形并固定在弹翼上;
泡沫板,固定在所述弹翼结构件上;
连接器,采用长探针形式连接器,并设置在所述泡沫板内;
柔性印制板,为U型结构,并设有回形缝隙结构,所述柔性印制板与所述弹翼结构件贴合连接,并在一侧覆铜;天线罩,加工成弹翼弧度,并固定在所述弹翼结构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弹翼结构件的上表面为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与所述弹翼的弧面匹配,所述弹翼结构件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弧形面圆弧过渡的第二弧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形面上设有第一安放槽,所述第一安放槽内设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设有第二安放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弧形面上设有减重槽,所述减重槽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减重槽沿所述弹翼结构件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泡沫板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长方体结构的第一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安放槽配合的凸起,所述长方体结构的第二侧面上设有矩形槽,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未经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846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便携椰子采摘器
- 下一篇:一种样本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