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伏屋顶中光伏板快速排水支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84611.3 | 申请日: | 202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29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余伟;陈晋;陈联新;聂作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高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23 | 分类号: | H02S20/23;H02S30/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高阳 |
地址: | 443302 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红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顶 中光伏板 快速 排水 支架 结构 | ||
一种光伏屋顶中光伏板快速排水支架结构,包括支撑框架,所述的支撑框架上设有多个光伏板活动支架,光伏板活动支架用于安装固定光伏板;光伏板活动支架中部设有中部固定盒体,中部固定盒体两侧分别设有一组连杆,同一侧上的一组连杆端部上固定有同一块自适应夹板,在光伏板活动支架的两端穿设有端部调节螺杆,端部调节螺杆一端设有活动夹板,活动夹板与自适应夹板的夹持面上均设有导流凸条。本实用新型专利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同时满足光伏板稳定性与排水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光伏屋顶中光伏板快速排水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光伏屋顶中,光伏板通常通过支架支撑以保证其处于倾斜状态,一方面能够增大光伏板与光照方向的垂直度,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另一方面则在雨天能够能够起到排水作用,避免雨水在光伏板上的累积。
但现有技术中,光伏板与支架之间通常采用固定方式连接,以保证两者连接稳定性,但在采用固定连接方式状态下,支架与光伏板之间间隙将形成雨水储存的空间,该部分雨水无法正常排放,而采用点支撑的方式又无法起到完美的光伏板稳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伏屋顶中光伏板快速排水支架结构,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同时满足光伏板稳定性与排水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屋顶中光伏板快速排水支架结构,包括支撑框架,所述的支撑框架上设有多个光伏板活动支架,光伏板活动支架用于安装固定光伏板;
所述的光伏板活动支架中部设有中部固定盒体,中部固定盒体两侧分别设有一组连杆,同一侧上的一组连杆端部上固定有同一块自适应夹板,在光伏板活动支架的两端穿设有端部调节螺杆,端部调节螺杆一端设有活动夹板,活动夹板与自适应夹板的夹持面上均设有导流凸条。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支撑框架上设置有多排光伏板活动支架,每排设置至少两个光伏板活动支架,同一排上的两个光伏板活动支架之间通过支架间调节螺杆连接,支架间调节螺杆两端分别设有一道螺纹,两道螺纹分别穿过两个光伏板活动支架相邻端面上设置的螺纹孔,伸入光伏板活动支架内的支架间调节螺杆端部通过轴承与光伏板活动支架中端部的活动夹板连接固定。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中部固定盒体为中空结构,自适应夹板两侧上的连杆端部伸入中部固定盒体内,并与设置在中部固定盒体内部两侧的两块限位板连接固定,两块限位板之间设有多道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下的弹簧。
优选的方案中,位于两个所述的光伏板活动支架之间的支架间调节螺杆上固定有六角螺母。
优选的方案中,单块所述的活动夹板或自适应夹板上的导流凸条为两道,两道导流凸条一上一下设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支撑框架采用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棱柱框架结构,其顶面与直角三角形的斜面对应,光伏板活动支架设置在支撑框架顶面上且形成坡面。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支撑框架上焊设有多道横向的角钢,相邻两道角钢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光伏板活动支架的轨道。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光伏屋顶中光伏板快速排水支架结构,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自适应夹板和活动夹板可实现光伏板的快速拆装,同时能够保证光伏板在光伏板活动支架上的连接稳定性;
(2)自适应夹板和活动夹板上设置的两道导流凸条,在装置对光伏板进行夹持状态下能够形成排水的流道,有效解决光伏板面板上的积水问题;
(3)相邻光伏板活动支架之间通过支架间调节螺杆实现有效连接,且通过支架间调节螺杆能够实现两组光伏板的快速顶紧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高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高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846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