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护新能源电池的防护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71413.3 | 申请日: | 2023-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26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沈海航;田军昊;居宏达;万仞峰;代兆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全路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42;H01M50/271;H01M50/289 |
代理公司: | 南昌合达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2 | 代理人: | 施欣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新能源 电池 防护 外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护新能源电池的防护外壳,包括外壳,通过将电池模组放置在弹性放置板上,弹性放置板对电池模组的底部振动进行减弱,通过防护组件中若干弹片的弹力配合弹力球的弹力对电池模组受到的侧面碰撞力进行减弱消除,两组压缩弹簧配合对防护框架的两组长边进行辅助支撑,增加防护框架的两组长边稳定性,可在外壳受到颠簸振动时对电池模组进行缓冲保护,尽可能减少外部对电池模组的震动,提高电池模组长时间使用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通过转动卡接组件中两组旋钮转动,通过旋钮带动齿轮旋转,使齿条带动卡条从通孔中伸出卡接到卡槽内,对壳盖进行卡接固定,使壳盖具有拆装便捷方便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保护新能源电池的防护外壳。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燃油类的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因此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追捧,最主要的原因是其经济环保,而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为汽车底部所安装的电池组,通过蓄电池进行冲方便为汽车提供动力。
譬如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防护外壳,(公告号:CN210778751U),该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针对不同数量电池的电池组增加或者减少连接框的数量,相应的增加或者减少连接盖板的数量,从而通过组合拼接即可对不同数量电池的电池组进行安全防护。
但该装置仍存在以下缺陷:
一、该装置通过组合拼接对数量电池的电池组进行防护,存在结构整体强度不佳,其减震防护效果也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车辆行驶过程中装置内电池组易受到颠簸振动受损,安全系数较差。
二、该装置通过螺栓将固定框与盖板之间栓接固定,螺栓长时间使用后容易生锈或滑丝,导致电池模组损坏时,工作人员难以及时维修或更换,操作不便,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新能源电池的防护外壳,通过在外壳的内部设置防护组件,通过防护组件配合弹性放置板对电池模组进行防护,减少外部对电池模组的颠簸震动,提高模组长时间使用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通过在壳盖上设置卡接组件,通过卡接组件使壳盖便于拆装,进而便于对外壳内部电池模组进行维护或更换,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护新能源电池的防护外壳,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弹性放置板,所述外壳内部上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框架,所述防护框架的四个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弹片,若干所述弹片呈两两一组,且相邻两组所述弹片之间设置有弹力球,若干所述弹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外壳的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壳盖,所述壳盖的两端内部均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卡接组件,所述壳盖通过两组所述卡接组件与外壳卡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两组齿条,两组所述齿条分别滑动安装于所述凹槽的内壁两侧上,两组所述齿条之间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内圈固定套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部贯穿壳盖固定连接旋钮。
优选的,所述壳盖位于凹槽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两组所述通孔分别与两组所述齿条的一端呈对应设置,所述通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卡条,所述卡条的一端与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两组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卡条的一端滑动插接于卡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齿条的上端和下端均固定连接限位块,所述壳盖位于齿条的上端和下端均开设有与限位块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于限位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防护框架包括长边和短边,所述长边和短边的长度不同,所述长边和短边垂直固定连接构成一个矩形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全路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全路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714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