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AI智眼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68334.7 | 申请日: | 202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73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乌鹏;张建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瑞健医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G06V40/16;F16M11/18;F16M11/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陈列生;覃业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i 识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I智眼识别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中心处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端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顶部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显示屏的背面设置有装置主体,所述显示屏与装置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置有卡接柱,所述卡接柱的外侧套设有连接筒,所述卡接柱的外侧设置有卡接凸块,所述连接筒的内部与卡接凸块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卡接槽,与现有的AI智眼识别装置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能够提升AI智眼识别装置的整体便捷性、调节性以及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I智眼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AI智眼识别,是指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以识别各种不同模式的目标和对象的技术,是应用深度学习算法的一种实践应用,现阶段图像识别技术一般分为人脸识别与商品识别,人脸识别主要运用在安全检查、身份核验与移动支付中,商品识别主要运用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特别是无人货架、智能零售柜等无人零售领域。
现有的AI智眼识别装置其包括摄像头、显示屏、装载有主板的装置主体以及进行安装的安装座,传统的AI智眼识别装置(详情请参阅附图1)均为立式放置在地面上的,立式的AI智眼识别装置通过将安装座安装到带底座的立柱上,通过将底座平稳放置到地面上使AI智眼识别装置树立起来,但这种立式AI智眼识别装置安装座的安装方式都是通过螺丝与立柱进行固定安装的,使得AI智眼识别装置在损坏时,维修和安装都不是很方便,同时AI智眼识别装置的安装高度固定,对于不同身高的人,不能很好的对脸部进行全面识别,识别精确度大大降低,识别成功率也会降低;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AI智眼识别装置以解决上述缺陷,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I智眼识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AI智眼识别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中心处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端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顶部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显示屏的背面设置有装置主体,所述显示屏与装置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置有卡接柱,所述卡接柱的外侧套设有连接筒,所述卡接柱的外侧设置有卡接凸块,所述连接筒的内部与卡接凸块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卡接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底板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附带有固定支座,所述支撑柱的底部通过固定螺栓与底板进行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显示屏的底端设置有播报喇叭,所述支撑柱的正面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与显示屏和装置主体的连接方式均为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柱的正面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位于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螺纹杆通过连接板与连接筒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块,所述调节槽内部的左右两侧与滑块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调节槽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与螺纹杆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滑块与滑槽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卡接柱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设置有卡柱,且所述卡柱贯穿至卡接柱的外侧,所述连接筒与卡接柱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固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卡接柱与连接筒的配合设计,在AI智眼识别装置安装座顶部的主要组件损坏时,通过卡接柱可快速将安装座拆卸下来,对安装座顶部的主要部件进行维修,且后续将卡接柱插入连接筒内部可快速对安装座进行安装,大大提高了AI智眼识别装置维修和安装的便捷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瑞健医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瑞健医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683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打孔装置
- 下一篇: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源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