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染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54984.6 | 申请日: | 202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42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潘子文;王金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信大安全应急管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达友众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04 | 代理人: | 张丹华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检测 装置 | ||
1.一种污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盒(1)以及开设在检测盒(1)内部的放置槽(13)和设置在放置槽(13)内部的检测设备(2),所述检测设备(2)的上表面设置有显示屏(21),且检测设备(2)的上表面在显示屏(21)的一侧对称设置有检测口(22),所述检测设备(2)的上表面在检测口(22)的前方设置有打印口(23);
所述检测设备(2)的下表面通过螺丝安装有显示屏(21),所述显示屏(21)的下方设置有提升板(6),所述提升板(6)的下方在放置槽(13)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板(61),所述缓冲板(61)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缓冲机构;
所述检测盒(1)的前表面设置有把手(11),且检测盒(1)的下表面通过螺丝安装有底板(4),所述底板(4)的下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对称设置有限位机构;
所述检测盒(1)的一侧安装有储物盒(3),所述储物盒(3)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32),所述卡槽(32)的内部嵌入安装有检测管(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盒(3)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对称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杆(33),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33)的伸缩端连接有夹紧板(34),所述夹紧板(34)的一侧与检测管(31)的外侧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2)的内部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出气端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一端从左到右分别连接有悬浮颗粒传感器、二氧化氮传感器、二氧化硫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臭氧传感器以及有机化合物传感器,所述悬浮颗粒传感器、二氧化氮传感器、二氧化硫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臭氧传感器以及有机化合物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显示器的输入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61)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第三电动伸缩杆(62),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62)的伸缩端连接在提升板(6)的下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板(6)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67),所述固定槽(67)的内部设置有旋转电机(69),所述旋转电机(69)的驱动端连接有旋转杆(68),所述检测设备(2)的下表面通过螺丝安装有安装板(60),所述旋转杆(68)的顶端连接在安装板(60)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盒(1)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的内侧在检测设备(2)的上方滑动安装有密封盖(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污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5)的前表面与后表面均设置有滑轨(51),所述连接板(12)的内侧开设有与滑轨(51)相互滑动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第四电动伸缩杆,所述第四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与滑轨(51)一侧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设置在缓冲板(61)下表面的连接杆(63),所述放置槽(13)的内部在连接杆(63)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杆(66),所述安装杆(66)的内部设置有弹簧(65),所述连接杆(63)的底端在安装杆(66)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板(64),所述弹簧(65)的顶端连接在限位板(64)的下表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安装槽内部的固定杆(43),所述固定杆(4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42),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42)的伸缩端外部通过螺丝连接有固定套(44),所述固定套(44)的一端连接有插杆(45),所述插杆(45)的一端为锥形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污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对称设置有固定板(41),所述固定板(41)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固定杆(43)设置在转轴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信大安全应急管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信大安全应急管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5498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两轮车换电平台
- 下一篇:一种DDR5内存条的SPD烧录装置